红安县运用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变“资金到户”为“效益到户”

2017-01-30 09:57   韩 振

红安网消息 韩 振报道:今年以来,我县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整合利用扶贫资金,变“资金到户”为“效益到户”,扶贫不再仅是资金和项目的“输血”,而是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实现了“造血”。

近日,永佳河镇的12户精准扶贫对象喜气洋洋,在桃树榜村鼎星家庭农场的分红大会上,“寄养”扶贫羊让他们每人获得了两三千元的收益。

按照农场与村委会、贫困户三方签订“寄养协议”,以每头羊分红150元的标准在鼎星家庭农场挂牌寄养,所有的养殖和销售由公司负责,按照寄养头数,每年公司给予贫困户保底收入,加上公司以贫困户的名义享受政策的贷款,每年按4000元利息的返还给贫困户,每户寄养的贫困户年保底收入就有7000元。

永佳河镇桃树榜村贫困户卢东红说:“我在我们村鼎星家庭农场合资养了20只羊,得到国家5万元钱的政策扶持,分得了息钱4000元,加上分红3000元,另外一年还要做几十个工,2016年这个收入在一万元以上。”

为搭建贫困对象和市场主体之间的桥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县委、县政府出台《红安县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实施办法》,推出“政府+贫困户+银行+市场主体”合作贷款模式,变扶贫资金为股金,贫困户变股东,使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股权收益有了固定收入,不再仅靠政策兜底实现脱贫。  

截止目前,全县农业产业扶贫申报并审核贫困户10769户,拨付奖励资金4943万元,有400多家农业产业市场主体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

县农办主任罗军说:“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要突出资金监管,构建基层组织、司法机构、第三方监管等三位一体监管机制,确保贫困户利益得到最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