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山率“治理‘为官不为’、建设‘两为’干部队伍”课题组 来红安调研

2015-12-09 21:16  

红安网消息 韩振报道:“治理‘为官不为’、建设‘两为’干部队伍”是2015年省委决策支持工作重点课题之一。12月8日,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翟天山,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处长丁仁山率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武汉科技大学调研组来我县开展课题调研。市委书记刘雪荣,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雷邦贵,市委常委、县委书记余学武及万小勇、陈敦学、刘堂军等县领导参与调研。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就治理“为官不为”、推进‘两为’干部队伍建设经验、做法与成效及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谈思考、提建议。翟天山认真听取与会人员发言,并不时同大家交流。

翟天山对我县治理“为官不为”、推进“两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翟天山说,近几年来,红安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质进位,在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也形成了从严管理、良好健康的政治生态,有力印证了在新常态下,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相互促进。翟天山表示,要将我县治理“为官不为”、建设“两为”干部队伍成效进行总结、提炼,作为成功案例写进课题报告,为全省治理“为官不为”、建设“两为”干部队伍提供借鉴。

余学武介绍了我县在治理“为官不为”、推进“两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他说,近年来,红安按照鸿忠书记关于争当优良作风建设根据地、争创从严治党示范县的要求,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纪委、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真严真管,治理“为官不为”问题,努力建设“两为”干部队伍,实现了“抓党建、严纪律、促发展”的有机统一。一是强化政治担当,积极开展促进干部“两为”试点工作。全力搞好顶层设计,对各试点部门精心联系指导,推行清单管理,实行召回管理,研究制定“全程管理、全程监督、表彰激励、召回管理、严肃问责“等5个方面实施细则,构成干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链式体系,对推进工作不力、作风不实、不担责的“问题干部”进行“回炉淬火”、“加钢锻造”,让干部受教育、受警醒、受鞭策。二是围绕履职尽责,健全严格管理监督干部的制度机制。建立全面从严治党“从一到十”工作体系,健全“6444”干部链式制度体系,健全县委权力公开运行机制,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揽,扎紧扎密扎细制度“笼子”。三是注重“常、长”二字,推进从严治吏思想教育常态化、批评和自我批评常态化、巡查曝光常态化、执纪问责常态化。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真管真严,常抓常严,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各级党政班子更加团结,党员干部作风更加务实,党风、政风、民风更加纯正,使得我县经济发展持续跨越、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面改革持续深化,精准扶贫持续推进。

余学武建议,要健全教育、管理、考核问责“四位一体”的“两为”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加强思想引领,培养提升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品质,激发干部的内在动力,让担当成为习惯,让机关不养闲人、庸人成为共识;要将严格管理与真情关爱相结合。真正树立干部队伍是党的宝贵资源理念,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结合、从严管理和真心爱护结合,坚持实事求是,注重人性化关怀;要建立容错机制,大胆保护干部。对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给平台、给待遇;对那些富有改革创新热情、能够主动担当的干部,保持宽容态度,让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要充实基层干部力量。放宽公务员招录的“通道”,适当增加基层公务员招录数量,对报考基层岗位、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岗位,放宽招考条件、单独划定合格分数线,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