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小红苕  大产业  带动苕农增收

2016-11-24 10:12  

红安网消息   刘余 马飞 刘玲莉 张沛灏报道:说起这个红苕啊,最有名的当然要数红安苕了,眼下正是红苕采挖的忙季,经过了洪灾,今年的产量怎么样?价格有没有受影响?

你看大伙,翻土、摘苕、装车,忙得不可开交。这里是我省最大的 3600 亩红薯种植基地——红安县觅儿寺镇湖北根聚地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贡薯、紫罗兰、板栗心香、人参薯等 7 个新红薯品种正是采收的时候。

红安县觅儿寺镇江家湾村村民张国清 说:“ 一般的一个人一天挖三十筐左右 这一框多少斤呢  像这个大箱子一般四十斤。”

今年遭遇先涝后旱,红苕产量相比往年打了不少的折扣。

红安县觅儿寺镇江家湾村村民张国清说:“ 产量减产了,今年一亩一般的在两千斤左右, 以往雨水好的话,一亩有四千多斤。”

虽说红苕减了产,但是价格却一路上扬。红安县觅儿寺镇江家湾村村民张国清说 :“这个品种的价格今年市场价特好,开始卖的时候16块钱一斤。”

有一种红薯现价可以卖到三十块钱一斤。 这是什么苕? 这个红薯叫人参薯,比肉价还贵。

湖北根聚地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基地负责人王波涛说:“ 这个人参薯口感又沙又甜,而且带点糯,就是沙甜糯,它吃起来有点人参的药香味,所以说深受消费者喜爱。”

人参薯虽然价格贵,但是不好种,成活率不高,而且产量只有一般红苕的十分之一。王波涛说:“这个红薯因结薯比较小, 产量非常低 一亩地估计就是800斤到1000斤左右,然后商品率要从中挑选, 像这个规格的小红薯,挑出来估计就不到500斤。”

红安是全国红薯种植大县,红安苕淀粉含量适中,纤维素及糖份含量高,红安苕常年种植面积 5 万亩以上,总产 10 万吨。红安苕也是第一个红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当地,老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可就是卖不起价。

红安县觅儿寺镇黄甲二村村民占冬英说:“ 多家家种,  喂猪、  喂鸡,人吃。”

红安县觅儿寺镇江家湾村村民张国清说:“像我们农户自己种的时候,以前三毛也卖过,最好的也卖过六毛,价格比较低。现在按照8块钱一斤的话, 一亩的纯利要搞接近2万块钱, 如果我打算包五亩地种植的话 ,一个人可以赚个上十万块钱一年。”

2013年,红安引进一家大型农业公司,精选了72 个优良品种,从新品试验、种薯储存、深加工、薯苗培育,到品牌营销,对红薯进行全产业链打造,并建成全国第一条年生产2万吨红安苕全自动生产线,使红安苕价格翻了十几倍。

王波涛说:“那个红薯深加工这块,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这种模式, 进行来合作种植, 我们公司提供技术 提供技术培训提供种苗,负责定向收购。将引进一条红薯全生产线, 这个生产线主要是针对红薯的不同品种, 有不同的用途, 我们主要是生产红薯粉做糕点 做冰淇淋,  还有做面条, 还有做馒头。”

当地政府还积极推广标准化示范种植,在龙头企业带领下,让农户参与进来,促进全县5万亩红苕升级换代,把红苕打造成农民赚钱的富民产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以前不起眼的红苕卖起了价,从三四毛钱涨到现在七八块到三十块钱一斤,让农户看到了红苕种植增收的盼头,希望小红苕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