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黄麻起义八十六周年之际
“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红安人习惯这样称红安。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领导人从这里诞生,陈锡联、秦基伟、韩先楚等8名开国上将,10名开国中将,43名少将以及145名其他将领在内,共计223名共和国将军从这里走出。
战马,军刀,飞扬的尘土,奔腾的热血,如雷的呐喊,剽悍勇武的民风,英雄辈出的土地,这些,都是“第一将军县”的红安带给人们的遐想。
从红安县城的南门越过,有一面迎面耸立的铜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传唱了几辈子的《黄安谣》,见证了那个火热的年代。那时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热血高潮,一杆杆红缨枪划向黑暗的苍穹,一面面革命旗扑向万恶的霸主。
历史的时钟拨回到1927年11月13日。在当时,红安县还叫黄安县,地处湖北省东北部的大别山南麓,与麻城接壤。由于山水环绕,交通困乏,这里的人们一直过着清贫、封闭的日子,直到那个特定时点的到来。
1927年11月3日,黄麻特委在七里坪召开会议,决定以黄、麻两县农民自卫军为骨干发动起义,史称“黄麻起义”。11月13日,起义部队在当地群众配合下由七里坪向黄安县城浩浩荡荡进发,黄 麻起义由此载入史册。
黄麻起义后,这里成为燎原鄂豫皖地区革命形势的星火之地,但恶劣的斗争形势让黄安县城几度易手,起义队伍不得已转战至大别山区。
在历经数年的转战斗争后,1931年12月23日,红四方面军再次攻克并占领黄安县城。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为了纪念黄安战役的胜利,宣布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此后,红、白政权交替割据,直到1952年9月1日,为了表彰党领导下的黄安人民革命斗争业绩,湖北省政府报请中南军政委员会转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准,将“黄安县”正式改名为红安县。
如今的长胜街上,每一块青石板都是当年英烈热血洒抛、血雨腥风岁月见证者。县城稞子山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巍然与厚重,翠柏常青,英灵常眠。
“要革命,不要家,不要钱,不要命;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这“一要三不要,一图两不图”的红安精神,鼓舞着敢为人先的红安人,敢冒当时天下之大不韪,光着赤膊甩开大步踩出了一个清新的世界。
在黄麻纪念园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有一块黄安县国民党党部在“清乡委员会”的布告,上面写道:“十龄幼女,口喊自由。三尺之童,目无长上。黄安素称礼义之邦,一变而为禽兽之所。”可见当年红安的革命遮天盖日之势。
名满天下的将军县,巨大的荣耀背后是同样巨大的牺牲与伤痛。这里自1923年党组织建立,至1949年全国解放,26年红旗不倒,斗争不断。十四万英雄儿女为革命赴汤蹈火英勇献身。两万五千多名烈士在共和国青史留名。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里有一面英烈用生命构筑,用热血凝结,用信仰浇铸的英雄墙。英雄墙上仅存有名有姓的烈士22552人。黄麻起义的英灵,长征途中的烈士,以及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的悲壮与喋血,一齐让这镌刻十四万红安人名字的墙体闪光。 自古将军百战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方圆不大的红安,上万双英烈的草鞋跋涉过,无数英雄儿女在战斗的枪声中扬鞭策马过。黄安城、七里坪、倒水河、檀树岗,到处都有革命的队伍星火燎原。
来红安,拜读每一位将军,感恩每一位烈士。当走过每一处红安景区,掀开每一幅画面,跟随着讲解员清脆的声音去瞻仰。听那铁马冰河,看那旌旗猎猎,追忆那烽火岁月,接唱那军号壮歌。穿越过历史弥漫的硝烟,走过那连绵不断的雾障丛林,红安每一幅都是动人心魄的画图壮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