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宏盛健康产业公司:“三个聚焦”助推县域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1-14 16:45   红安宏盛健康产业公司   韩涛, 马玉辉

红安网消息 “我们夫妻俩都是上班族,孩子还在上学,以前老人住院,全家都得围着陪护照料,忙得连轴转。现在有了‘免陪照护’,我们能安心上班,下班过来探视时,只需陪老人聊聊天、解解闷,亲子关系反而比以前更融洽了……”日前,红安中医院住院区的患者家属王先生向笔者介绍该院开展的试点服务受益情况,也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共同心声。

“免陪照护”是宏盛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红安县医共体医院中承接试点开展的业务之一。该公司是顺应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改革,于2023年12月成立,坚持“事业支持产业、产业反哺事业”发展模式,以“三个聚焦”为着力点,探索出一条具有红安特色的县域健康产业发展新路径。

聚焦资源整合厚植发展根基

没有现成路径,没有可借鉴经验,健康产业公司如何组建?如何发展?

该公司瞄准“三资”改革契机,在该县卫健部门和国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锚定“聚力整合求增效”发展思路,坚定走健康产业“市场中求发展,规模上求效益”的改革之路,吃创新发展之饭。

“我们借助‘三资三化’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的东风,依托县域医共体在大健康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和全面业务布局,完善组织架构,明确服务内容,以敢闯敢试的勇气,边实践边发展……”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要求,结合全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协助制定《红安县医共体总医院统一后勤保障服务暂行办法(试行)》,全面整合县域医疗机构后勤保障服务,实行集约化经营。

在业务整合上,坚持看准一个项目推动一个项目,成熟一个项目落实一个项目,以“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倒排工期挂图督办”的硬措施,推动资源整合落地见效。

在运营上,公司组建之初,即选调县域各医疗机构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和聘用人员参与公司经营管理,随着业务范围扩大,逐步增加人员力量,现有工作人员40人;结合业务内容,先行整合了15家医共体医院后勤服务内容,接收部分医院移交的48处经营性商铺、3处闲置资产、2处搬迁或代建资产、4所食堂等,实行统一经营,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目前,已初步构建三级组织体系,内设7个部门,辖6个业务子公司,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后勤物业管理、健康管理(健康咨询)、母婴保健、养老(康养)服务、药品医疗器械批发零售等大健康产业各细分领域20余项。

聚焦项目建设壮大公司筋骨

该公司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围绕县域卫健系统“三资”谋划项目,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撬动资产“生金”。用好用活“用售租融”方式,精准挖掘存量“三资”潜在价值,高效谋划推动一批项目落地见效。

“我们结合现有资源资产、事业发展需求实际,分类打造项目,推动产业变革,实现提质增效。”该公司负责人说。

通过经营权转让,实施食堂、后勤管理、国有商铺等统一经营项目3个。如,将中医院新老院区三个食堂及妇幼保健院月子食堂纳为统一经营项目,半年来即归集营收204万元,缴纳税收2万余元。

通过资产转化,已推进或谋划资产盘活项目4个。如,正在推进实施原中医院二门诊闲置资产改造项目,该项目改扩建成本低、周期短,计划打造为“健康管理+中医特色+便民医疗药房”三位一体服务平台,预计年营收可达3000万元,还可为周边商圈引流。

通过整合专技人才优势,开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广告制作、改造建设、中医药产品研发推广、体检保健等服务类项目5个,如,以医院“宏馨照护”专业护工队伍为基础,在医疗机构打造“免陪照护服务”试点项目。

通过保障事业发展,开展集采集配、员工派遣等项目3个,如低值耗材采购项目等。

截至今年10月底,该公司实现账面及协议业务收入4200余万元,2家子公司进规入限,持续释放发展“增量”。

聚焦服务优化提升企业品牌

“为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我们分别成立宏丰餐饮公司、宏晖人力资源公司和宏途后勤服务管理公司,做优做强后勤和人力资源保障,助力健康红安建设。”宏盛健康产业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在餐饮服务方面,公司创新“营养膳食+特殊需求”双轨模式。针对医护人员设计高强度工作餐食组合,日均供应营养餐食900余份;针对患者群体开发低糖、低脂、易消化等个性化餐品32类。优质的餐饮服务赢得了医生、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属的青睐,子公司宏丰餐饮上半年就实现营收204万元,上缴税收2万余元,顺利达成进规入限目标。

在人力资源支撑方面,子公司宏晖人力根据不同单位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劳务解决方案,加大对派遣员工的技能培训力度,帮助其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截至目前,累计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国企派遣员工超75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22%,系统外合作单位拓展至8家,三季度完成了进规入限年度目标。

在综合保障方面,子公司宏途后勤公司已与15个分院区签订后勤统一经营授权协议,通过标准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在支出与去年持平的前提下,实现保安、保洁、布草洗涤等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保障各医疗机构高效运转的同时,也为患者营造了更加温馨、安心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