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深秋时节,红安县七里坪镇红星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村头的实训场上,一场由红安县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中心组织的叉车操作培训刚刚落幕,20名村民通过考核,顺利拿到了属于他们的技能证书。这是该中心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助力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又一扎实举措。
据介绍,红星村由原张石河、马鞍石两村合并而成。近年来,在红安县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书记张吉福的协同努力下,红星村找到了“因地制宜、产业与就业并举”的发展新路径。

“授人以渔” 技能培训拓宽就业路
红安县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将就业服务直接送到村民身边。今年9月13日至10月30日,他们精心组织的叉车技能培训,成功让20名村民掌握了一门实用的就业技能。“学会开叉车,就等于端上了‘技术饭碗’,以后出去找工作,心里更有底了!”一位刚结业的学员高兴地说。这类精准的技能培训,有效激活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更多可能。
“固本强基” 多元产业夯实致富基
在工作队的智力支持和资源对接下,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张吉福带领村民稳步发展特色农业。如今,村里50亩翠冠梨、180亩莲子、230亩野菊花等种植基地管理得井井有条,配套的32立方米保鲜库更是延长了农产品货架期。同时,工作队协助村里盘活闲置资产,通过光伏发电、入股优质企业等方式,为村集体带来稳定分红。预计,2025年全村年收益突破50万元,联农带农机制成效显著。

“红绿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除了绿色产业,红星村还拥有刘昌毅中将故居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正探索将红色教育与农产品采摘、农耕体验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让红星村的“红”与“绿”相得益彰。

从一堂实用的技能培训到一片丰收的梨园,红安县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中心驻村工作队与红星村“两委”心手相连,正共同描绘着一幅产业兴、人才旺、乡村美的锦绣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