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红安人文学十二家 一一红安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风采录

2025-10-18 19:57   袁秋华

前言:中国作家协会是中国文学和作家的殿堂,“庙堂”之高自是文学成就的“金字塔尖”,现有会员约18000人,能入会成为会员当属凤毛麟角。

经调查核实和不完全统计,本世纪初叶,红安县先后有12位身为红安人(籍贯)的作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国字号”作家会员。基于个人行为所作社会调查(报告),文中记录的每位作家简历,侧重于文学创作成果与成就展示(简介),名曰“风采录”,权且作为一个时代的“微记录”“小档案”。作家本人亲自提供的简介非官方简历,只作本文稿记述之用,他人不得擅作他用。记述顺序以入会时间为序,只做客观简要的真实记录,不多加评说。

红安县地处鄂东北大别山南麓,原名黄安县。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为表彰黄安人民在中国革命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正式批准将黄安县更名为红安县。

红安自古为诗书之乡。明代就有“文风犹盛唯有楚,楚亦在黄”之说,这里的“黄”是泛指“楚黄”之地,“惟楚有材,楚亦在黄”成为了红安人引以为傲的荣耀。且红安乡民秉持耕读传家之风,有“穷不丢猪,富不丢书”的乡风民谚。

北宋时期“二程”(程颢、程颐)出生地即今红安县二程镇,兄弟二人是程朱理学的奠基人,也是红安(黄安)历史文脉的发端和先兆。

明中期“三耿”(耿定向、耿定理、耿定力三兄弟)出生地即今红安县杏花乡。他们的学术思想融合了“阳明心学”和李贽的理学思想,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学。他们和苏轼等前人及后学著书、讲学的天台、天窝、云台、洞龙、钓台、石林、桃花等众多书院,带动了当时当地崇文尚学蔚然成风,明清两代亦有进士40余人。有文记载:“鄂东学术文化在明清时期的繁盛,也是和书院的发展分不开的。”

红安境内的天台山、五云山、似马山和母亲河倒水河等名山大川,几乎都承载着红安的历史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可小觑。而且东边的举水、中间的倒水、西边的滠水呈“川”“水”字形川流不息,山水相依,气势非凡,昭示着红安文脉源远流长。

近现代,红安更是人才辈出、将星闪耀。“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美誉声震遐迩,“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名闻天下。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叶君健,创作、翻译和著述作品超800万字,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顾问。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率先倡导并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学在中国的引进和普及,惠及当代。著名文化历史学家冯天瑜,提出“文化生态论”“中华元典精神”“历史文化语义学”等理论,其著作《中华文化史》是新中国首部文化通史。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有多位文化学者官员出自红安:《人民日报》原总编辑吴恒权、副总编辑江绍高;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董良翚(1998年入会);编辑家陈贤仲(1982年入会)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湖北文艺理论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新诗研究中心原主任张永健(1993年入会);还有陕西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张虹(1994年入会)、湖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耿瑞华(2020年入会)等多位人士,他们都对家乡红安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爱好者给予关心、帮助、鼓励和支持。

回望历史的惊鸿照影,不只是岁月铅华的沉淀,也是红土地上文治武功的传承。近几年来,大别山红色旅游联盟年会、大别山民俗文化节等相继在红安举办,“红文旅”已红红火火“火出圈”。红安以“红”为名、以“古”为脉、以“绿”为韵,三色文化交融,绘就了荆楚大地独有的壮丽画卷;以“武将”为荣光,以“文将”为风尚、以“红安精神”为灵魂,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红色圣地、楚黄文化名城、鄂东生态明珠。“朴诚勇毅、不胜不休”就是大别天下的山魂,“红安苕”也是有武胆文心、剽悍而绵柔的山民形象,红安话也成为了地域特色和地理标识在天安门前回响。

新时代的红安人仍在谱写壮丽的时代华章,且看将军县文学十二家风采录(初步查证本世纪初叶有12位红安人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记录以入会时间为顺序):

诗人卢卫平

(男,1965年出生,2000年入会)

当代诗人,出版《异乡的老鼠》《向下生长的枝条》《各就各位》《浊酒杯》《一万或万一》《我后悔让这块石头开花》《蒙尘的镜子》《瓷上的火焰》等诗集十二部。三次入围全国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前十名,获中国第三届华文青年诗歌奖、2008年《诗刊》年度优秀诗人奖、2007年首届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2018年首届《草堂》诗歌奖年度实力诗人奖、第四届中国“李杜诗歌奖”等诗歌奖。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珠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编辑刘春霞

(女,1964年出生,2006年入会)

曾任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她策划并编辑多部重要儿童文学作品,包括:长篇报告文学《师魂丛书》,儿童诗《中国当代儿童诗丛》,纪实文学《当代少儿教育纪实文学丛书》,童话《太阳鸟童话丛书》,散文随笔《红蜻蜓少年随笔丛书》,寓言《中国当代寓言精品丛书》,儿童小说《21世纪校园小说》及“小丫俏皮girl”系列,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第一辑等‌。

曾获第四、五届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湖北省第四届屈原文艺创作奖,第十三至十五届冰心儿童文学奖‌。

军旅作家李骏

(男,1974年出生,2009年入会)

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花城》《解放军文艺》等全国各报刊发表各类作品500余万字。出版《仰望苍穹》《城市阴谋》《黄安红安》《红安往事》《喧嚣的墓地》等著作21部。作品曾获第十一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冰心散文奖、长征文艺奖、青铜文艺奖、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解放军文艺奖、《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天津市文化杯奖、青年佳作奖,连续十届荣获原总后军事文学奖等,“第二届全军文化节”优秀作品奖,《解放军文艺》“双年奖”。曾被天津市评为“文学之星”。第七、第八届青年创作代表大会代表及第九届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

军旅作家曾剑

(男,1972年出生,2012年入会)

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等发表中短篇小说500万字,出版长篇小说《枪炮与玫瑰》《向阳生长》《山河望》;小说集《玉龙湖》《比远方更远》等;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等转载,入选多种小说年度选本及中国军事文学年度选本;曾获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评奖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文艺作品奖、解放军文艺奖、辽宁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等多个军内外文学奖项;长篇小说《向阳生长》荣获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长篇小说《山河望》被誉为“军营心灵史,青春励志书”,是当代军旅文学力作。

学者型作家徐向群

(女,笔名徐一洛、四丫头,1978年出生,2014年入会)

二级文学创作家、副教授,广西南宁市作协副主席。

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没有围墙的花园》《欢歌》、长篇小说《等风来 在世界彼端》《爱情不设房》《错过的情人》《年华轻度忧伤》、长篇报告文学《山那边 有光》等7部。在《十月》《民族文学》《小说选刊》《文艺报》《诗刊》《作家》《大家》《思南文学选刊》等多家期刊发表作品近300万字。长篇小说《我和两个他》改编成24集同名电视连续剧、长篇报告文学《山那边,有光》改编成5集同名电视纪录片。中国作家协会“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先进个人。长篇小说《觅儿》发表于核心期刊《作家》,并荣获第一届教师文学艺术奖小说佳作奖。

乡土作家江长深

(男,1956年出生,2020年入会)

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40多年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杂文共计200余万字。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在《长江文艺》《芳草》《长江》丛刊《安徽文学》《黄河文学》《广西文学》《雪莲》《海燕》《辽河》《岁月》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杂文,散文多篇。出版中短篇小说集4部,杂文随笔集1部,散文集1部。2005年创立红安县作家协会,任主席,组织编撰红安县自建国以来文学作品选集《红土地文萃》(五卷本,300万字)。组织创作三卷本大型报告文学集《希望之城》《宜居之城》《旅游之城》,2018年创办《红安文学》。

鄂东作家江河

(男,1970 年出生,2021年入会)

曾任红安县作协副主席、文联主席,现兼任黄冈市文联副主席。

中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作品》《芳草》《长江文艺》《神剑》《西南军事文学》《辽河》等刊物,《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报纸,《知音》《家庭》《名人传记》等杂志发表文学作品百余万字。出版诗集《特别的爱》、散文集《红安印象》、报告文学集《超越档次》及编著四部。电影文学剧本《旋风战将》入选2015年湖北省文联重点扶持文艺项目。作品多次被转载,有十余种选集收录其作品。2018年入选湖北省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

主要代表作:中篇小说《活着或者死去》、《奔袭》;短篇小说《红军团长》、散文《红安印象》等多篇;诗歌(组诗):《关于人和树的故事》、《转身的忧叹》、《追寻与祭奠》等。

诗人作家陈鸿波

(男,1977年出生,2022年入会,退伍军人)

迄今为止在《诗刊》《中华辞赋》《中华诗词》《星星》《延河》《鸭绿江》《散文百家》《草堂》《前卫文学》《海燕》《芳草》《辽河》《椰城》《鹿鸣》《岁月》《南叶》《湛江文学》等国家、省市、县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诗词、文赋、对联、报告文学、书画评论等文学作品500多万字,获得国内各级文学、诗词征文奖项多次。参加2015年中华诗词学会第12届“青春诗会”。五次被深圳市龙华区评为“传统文化传播大使”、“优秀导师”。

出版合集:《满江红》诗词、诗歌、散文集(2010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云中谁寄锦书来》诗歌集(2018年北京线装书局出版)。出版个人专集《驿路清音》诗词联赋集(2018年北京线装书局出版)《君自故乡来》诗歌集。

本土作家秦遥

(男,1968年出生,2023年入会,退伍军人)

在部队期间先后在《解放军报》《空军报》《解放军文艺》《朔方》等军内外报纸杂志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20万字。创作至今在全国各地共发表文学作品近300万字,其中近五年,中篇小说30万字,出版中篇小说选集《太阳升起》等。

主要作品有《太阳升起》《太阳流泪》《残阳不落》即交通(太阳)中篇小说三部曲;《铁血杜鹃》《荒唐集结》《大漠深处》即边防(热血)中篇小说三部曲;《山崖小松》《阵地阵地》《春色满园》即乡村(风景)中篇小说三部曲。

其中篇小说《战争让女人走近》获《今古传奇》2017年度全国优秀小说一等奖;中篇小说《大漠深处》获《中华文学》2018年度全国优秀小说剧本一等奖;中篇小说《阵地阵地》被《中国故事》杂志推荐为唯一的参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入库。

文化学者刘远芳

(男,笔名余一梦,1973年出生,2025年入会)

现任黄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曾获评“黄石十大杰出青年”。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史研究。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天涯》《长江丛刊》《今古传奇》《大地文学》《中华辞赋》《当代诗词》《星星·诗词》《中华读书报》《中国艺术报》《南方都市报》等报刊,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杂文选刊》《小小说选刊》转载,部分作品入选《大众文艺丛书》《南方都市报文丛》等。著有《别人的南方》《寂寞年华一扇窗》《梦影心痕录》《楚尾拾遗》《大冶文化简史》等,编著《黄石历代文选》《黄石历代诗选》等,主编《长江作家文丛》《诗韵长江:长江诗词精选》《黄石当代诗词选》等。

政商小说作家邓元梅(又名秦喜玲)

(女,网名梅花三弄,1974年出生,2025年入会)

已出版实体书11部,《背后高人》上全国图书榜第五名,成为当年畅销书,被誉为政商小说女作家。2003年长篇处女作《祸水女人》发表于《中国作家》,是鄂州市首次打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大别山的女人》原载于《芳草》,当年电影版权被售出。中篇小说《杜鹃花开》在中国作协与浙江省作协联办的少数民族文学大赛中,荣获网文组二等奖。四百万字的网络小说《大靠山》荣获网易2018年度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奖。

2013年开始网文写作,《升迁之路》、《傍上女领导》曾连续半年位居网易榜首,新浪总榜前十。火书《大靠山》被网易评为最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官场问鼎》四十万字,时在凤凰网荣登冠军之位。

从2000年开始写作至今,累计创作量高达两千万字。

网络作家董正文

(男,笔名丹枫书生,1972年出生,2025年入会,退伍军人)

自由职业者,自由撰稿人。1996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在全国各大报纸杂志发表散文及小说作品,参加《佛山日报》举办的全国税收征文比赛中,散文作品《我当协税员的日子》获金奖;散文作品《激情在午夜里飘飞》荣获深圳电台有奖征文二等奖;《南海日报》举办的母亲节有奖征文比赛中,散文作品《妈妈的呼唤》荣获二等奖。

2002年应聘某新闻社记者,2012年开始,转战网络文学。代表作长篇军事小说《抗战烽火之狙神》110余万字、《狼啸:代号中国宪兵》200余万字,《红色军魂》60余万字在具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正规网络平台发表,共计300万余字。

后语:标兵和标杆就是示范引领,相信在这些“大家”的激励和鼓舞下,将军县红安定会涌现更多的“文将”,为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再现“红安红”。江山代有才人出,千秋伟业续辉煌。伟人嘱咐“保持红安永远红”,试看铁血红安万山红遍!

记述完这个“微记录”,一首经典的《鲁冰花》恰在此时在学校门前喇叭里播放着: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家乡的桃园开满花,妈妈呀鲁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