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红安县紧抓楚商返乡团聚的黄金时机,以浓浓的“乡情、乡愁、乡韵”为纽带,精心策划并成功实施“1+13+N”系列招商活动,掀起了一股情系桑梓、投资家乡的热潮,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楚商动能。
一轮明月照归途,一座心桥联楚商。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情更切。10月6日晚,一场以“月满中秋·情系家乡”为主题的企业家中秋赏月活动在红安水木山居酒店温情上演,成功搭建起楚商返乡的“连心桥”。红安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钟林等县领导与来自武汉、北京、深圳等地的32名返乡企业家、本地重点企业代表欢聚一堂,在温馨的氛围中共叙乡情、共话发展、共谋合作。活动不仅传递了家乡的问候与诚意,更通过介绍红安经济社会发展新貌、产业布局及营商环境优势,坚定了楚商回报桑梓的信心。一场绚丽的烟花秀与对黄安古城·红安影视幻城的探访,生动展现了红安从“基因红”到“发展红”的华彩蝶变。仅此一场活动,便收获宝贵项目信息11条。
十三乡镇齐发力,乡音乡韵引凤还。依托“双节”文旅热潮,全县13个乡镇(场、处)精准发力,将“招商座谈会”作为激活楚商返乡的“动力源”。各乡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邀请260余名省内外返乡企业家、乡贤人士、行业专家,通过“乡情邀约+资源推介+实地考察”的精准模式,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对接,推动招商工作从“广撒网”向“精耕细作”转变,成功将文旅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招商实效。
多链协同精对接,暖心服务筑巢暖。聚焦家居建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2+2”主导产业链,红安县开展“N”次精准对接行动,筑牢楚商返乡“服务网”。“双节”期间,共接待返乡及来红考察旅游的楚商52批次,以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和红安特有的“温度”,有效增强了楚商的投资信心与合作意愿。
成果丰硕启新程,乡情招商结硕果。“双节”期间,全县累计开展各类招商活动23场次,拜访联系返乡企业家560人次,收集招商信息30条。最令人振奋的是,成功签约“铁血红安”少年军校国防军事体验项目、精科华盾无人机产业基地项目、绿之本湖北农产品供应链基地项目等3个楚商回乡重点项目,协议总投资额高达16.2亿元,覆盖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展现了红安强大的投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继往开来谱新篇,优化机制促长远。立足当下佳绩,红安县招商工作已规划清晰蓝图:下一步,将持续打造楚商返乡平台,利用红色旅游年会等契机,深化“以情招商”;不断完善楚商资源库,实现产业需求与楚商投资的精准匹配,提升合作成功率;全面优化楚商服务机制,推行“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以“一站式”、“专属化”的优质服务,让楚商在红安“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奋进的红安,正以最醇厚的乡情、最优质的资源、最贴心的服务,向广大楚商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期待更多楚商才俊回归故里,携手并肩,共同将楚商力量打造成为驱动红安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引擎,书写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