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走访记:红安县1%人口抽样调查中的“红马甲”故事

2025-09-26 09:27   红安县统计局   周院生

红安网消息   2025年9月24日,红安县1%人口抽样调查住房核查工作全面启动的第10天。在金桂飘香的街头巷尾,一群身着中国红马甲的调查员穿梭于各社区,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以专业守护数据真实。记者走访中发现,新红村的黄天明与王家畈社区的王立成两位基层工作者,正以不同的人生轨迹诠释着这份国情国力摸底工作的特殊意义。

“行走数据库”的坚守:黄天明的三十年统计人生

上新集镇位于红安县西部,素有“红安西大门”之称。因地理位置特殊、流动人口多,此次抽样调查面临不少挑战。在新红村村部,已退休的原社区主任黄天明再次担起调查重任,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黄牛”。办公桌前,62岁的黄天明伏案认真地核对建筑物分布图。这位退休村干部两鬓斑白,戴上老花镜后,目光依然锐利如鹰,不时指出关键信息:“xx家今年分户了,兄弟俩同住一栋楼,这次核查建筑物要注意区分。”“临街靠河那栋楼的顶层还住着一位老人,核查时不能漏掉。”他一次次耐心提醒其他调查员,并不时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抽样调查系统,向年轻调查员逐项讲解注意事项。

办公桌上,3本泛黄的笔记本记录着近10年的人口变动:2015年户籍改革新增37户、2020年易地搬迁涉及12栋自建房...作为参与过多次人口普查的老统计员,黄天明对辖区情况如数家珍:“我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每个门牌号背后都是鲜活的人生轨迹,数据差之毫厘,民生政策的温度就会失之千里。”当被问及退休后仍坚守岗位的原因,黄主任抚摸着胸前的党徽说:“我经历过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和各类调查,最清楚数据背后是千家万户的冷暖。这份责任,总要有人接续传递。”黄天明的话语朴实却有力。他就像一本“行走的数据库”,用细致与坚守,为调查数据准确保驾护航。

“跨界”调查员的转型:王立成的社区治理新篇

与黄天明的深耕不同,36岁的王立成展现出新生代基层工作者的活力。白天穿梭于镇政务服务中心协调多方事务,夜晚化身“数据侦探”穿梭楼宇——这就是这位前企业高管、现社区两委成员的工作日常。

在密集如林的建筑物前,王立成熟练操作着人口抽样调查APP:“3栋顶楼存在夜间返家租户”、“5单元商铺存在人户分离”。他边记录,边向记者展示“社区人员动态管理”技术:“通过水电使用数据交叉验证,能有效解决空置房统计难题。”

谈及从创业者到社区工作者的转变,王立成坦言:“过去追求商业价值,现在丈量的是民生温度。当敲开901室租户的门时,我看到的不仅是数据点,更是一个个正在奋斗的青春故事。”

据红安县统计局数据显示,本次抽样调查覆盖全县10个镇街,预计采集有效样本1800户。在信息化手段全面应用的今天,黄天明们手绘的“民情地图”与王立成们的智能终端,正共同编织着新时代的人口数据网络。

当最后一盏楼道灯熄灭,黄天明的老花镜片上折射着月光,王立成的电子表格仍在闪烁更新。在这场没有终点的国情摸底中,“红马甲”们用坚守与创新,书写着新时代统计工作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