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在鄂东大地的群山怀抱中,红安县上新集镇正以昂扬的姿态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这座地处武汉、孝感、黄冈三市交界的口子镇,坐拥87.5平方公里的沃土,辖1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凭借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与生态禀赋,在乡村旅游的赛道上加速奔跑,让革命老区的“红色记忆”与“绿色生态”碰撞出发展新火花。
红色家底:激活沉睡的精神富矿
“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革命先烈的热血,每一处遗址都镌刻着不朽的红色传奇。”上新集镇黄才畈村党支部书记黄忠金站在黄才畈会议旧址前,向来访游客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里是红二十五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军部旧址的土墙灰瓦间,仿佛仍能听见当年的号角与呐喊。”
上新集镇孕育了韩先楚、吴振挺、卢燕秋、何德庆、李世焱五位开国将军,他们的故居如今已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兴安冲村吴家咀湾中,韩先楚将军故居核心区域提档升级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走进韩先楚生平纪念室,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无声诉说着将军戎马倥偬的一生。游客们驻足凝视,感受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家国情怀。
除了将军故居,上新集镇还拥有丰富的红色遗址群:蔡申熙烈士纪念园庄严肃穆,松柏环绕中,烈士雕像目光如炬;老红军黄华纪念馆里,生动的图文展陈再现了革命岁月的艰辛;河口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及保卫局旧址,见证着鄂东地区红色政权的建立与发展。这些散布在乡间的红色地标,串联起一段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成为游客触摸历史、感悟初心的生动课堂。
生态底色:描绘宜居宜游新图景
“以前的危旧大桥拆除,现在政府的政策好,新修扩宽了解放大桥,桥上两边安装了路灯,每天晚上整座大桥上下明亮,保障夜间人车出行安全。河道干净整洁、河水清澈流淌着,成了我们到镇街散步的好去处。”家住滠水河东岸的村民严老师,见证了这条母亲河的华丽蜕变。长江支流——滠水河在上新集镇境内蜿蜒11.8公里,滋养着沿岸9个村庄。近年来,该镇大力推进“一河两岸”生态管护,常态化开展巡河、清河行动,实施河道清淤、植被修复工程,让曾经伤痕累累的河道重现水清岸绿的美景。
如今的滠水河两岸,已成为上新集镇的“生态走廊”。春日里,沿岸桃花灼灼、杨柳依依,骑行爱好者沿着滨河绿道穿梭,不时停下脚步拍摄美景;夏日傍晚,村民们在新修的亲水平台上纳凉聊天,孩童们在岸边追逐嬉戏,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展开。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上新集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观光产业。在余家岗村和大庙村的千亩水蜜桃基地,每到成熟季,粉红的果实挂满枝头,吸引着武汉、孝感等地的游客前来采摘。“既能体验采摘乐趣,又能品尝新鲜水果,还能呼吸乡间空气,这样的周末太惬意了。”来自周边的游客黄女士笑着说,她的手中拎着满满一篮刚摘的水蜜桃。
新和村的红苕苗培育基地与野菊花种植基地里,绿色的藤蔓与黄色的花海相映成趣,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富西村的优质西瓜基地推出“采摘+农事体验”项目,让游客在田间地头感受农耕乐趣;红安神石园农业种植观光基地则将特色种植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打造出四季有景、步步皆画的休闲胜地。
产业亮色:蹚出农旅融合新路径
“我们的苕粉都是纯手工制作,游客来了不仅能买,还能亲手体验漏粉的过程。”在上新集镇新红村的苕粉加工厂里,负责人热情地向游客介绍着传统工艺。上新集镇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将农产品加工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乡土味道,带动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走进麒麟村和宸家庭农场,这里不仅是种植养殖的“大庄园”,更是集餐饮、住宿、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永华制衣服装加工厂、高山小吊糯米酒厂等乡村企业也纷纷搭上旅游快车,推出“工业旅游”项目。游客们可以参观服装制作流程,了解传统米酒的酿造工艺,甚至能定制属于自己的特色产品,让乡村旅游的体验更加丰富多元。
交通赋能:架起内外联通的“黄金通道”
“以前路不好走,游客想来也不方便;现在路修通了,我们的桃子才能运出去,游客才能走进来。”大庙村党支部书记韩用辉感慨。如今的上新集镇,交通网络日益完善:G346国道、S108省道穿镇而过,麻竹高速连接内外,王姚线、沿河道路东西支线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张便捷的交通网。
新修的解放大桥横跨滠水河,将上新集镇与大悟县河口镇紧密相连;G346国道滠水河大桥建成后,从桥东端出发,可直达多个将军故居和特色村庄,让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线路实现无缝衔接。正在推进的全域旅游王姚线项目,预计年底竣工,建成后将进一步串联起沿线的旅游景点,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红色美丽乡村项目的启动,韩先楚将军故居门前广场、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红文旅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一个集红色教育、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正在上新集镇徐徐绽放。
从红色遗址到绿色田园,从上世纪的革命记忆到新时代的乡村新貌,上新集镇正以乡村旅游为笔,以振兴发展为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描绘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