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暑期过半,防溺水工作进入关键期。为持续筑牢青少年生命安全防线,红安县太平桥镇在前期广泛宣传动员、常态巡查值守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科技赋能巡查、提升应急能力三管齐下,构建起“例会+督导”、“技防+人防”、“培训+演练”相结合的立体化防溺水工作体系,全力确保青少年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
压实责任链条:例会+督导,确保工作落细落实
周例会强部署。镇党委政府建立防溺水工作周例会制度,每周一上午雷打不动召开专题会议。会上,全面通报上周全镇防溺水巡查、隐患整改、宣传教育等工作情况,深入剖析上级督导检查及镇本级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短板,精准研判当前风险点,并据此部署本周工作重点,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确保工作方向清、任务明。
纪委督办促整改。镇纪委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实施分片包干督办检查机制。纪委工作人员直插一线,对各村危险水域巡查值守、警示设施维护、宣传引导效果、问题整改落实等情况进行常态化、不定时督查。对发现的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整改不及时等问题,严肃通报批评并督促立行立改,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拧紧防溺水“责任阀”。
织密巡查防护网:技防+人防,提升预警处置效能
无人机巡航,科技赋能“千里眼”。镇党政办公室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科学制定无人机巡查计划。在工作日溺水事故高发的清晨(6:00-9:00)、午后(14:00-18:00)及傍晚(19:00-21:00)三个重点时段,以及周末全天候,无人机准时升空,对辖区内的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沟渠等重点危险水域进行高空巡航、实时监控。无人机的高效覆盖,有效弥补了人工巡查的盲区和时效性短板。
人防力量协同,筑牢地面“防火墙。与无人机巡航紧密配合,镇村两级救援队科学排班,在上述三个重点时段同步开展地面巡查。巡查队员不仅需按时到岗,更需在指定水域点位进行实地巡查、拍照打卡,确保护航无死角。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人员靠近危险水域,巡查队员可立即通过通信设备与指挥中心联动,无人机亦可迅速锁定位置、喊话警示,形成“空中监控预警、地面快速处置”的高效联动模式。
锤炼应急真本领:培训+演练,夯实救援保障基础
实战演练提能力。近日,太平桥镇组织镇村应急救援队、部分志愿者及水域周边村组干部,开展了一场贴近实战的防溺水应急演练。演练模拟了人员落水、发现报告、启动响应、现场救援(含抛投救生设备、简易工具施救)、医疗急救等全流程环节。通过逼真场景下的实操,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队伍的协同反应能力。
专业培训增技能。演练前,镇里邀请专业救援人员对参与队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溺水者的识别与判断、科学施救原则(强调岸上优先、工具优先、团队优先)、心肺复苏(CPR)等急救技能的正确操作以及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四个一”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培训旨在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掌握必要的救援知识和技能,在关键时刻能科学、有效地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