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华家河畔,共筑防溺水“生命堤”!这个夏天,他们这样守护“细伢”

2025-07-10 09:35   红安县华家河镇   张齐敏

红安网消息   七月流火,红安县华家河的水映着天光,本是孩子们向往的清凉去处。可几天前那惊心一幕,让巡河的老陶想起来还心头发紧——几个小身影正在湿滑的河岸边试探着踩水嬉戏,他扯开嗓子,带着浓重乡音的呼喊穿透水声:“那几个伢儿!莫下去!水边滑得很!危险!”孩子们闻声退回来的身影,像水中的涟漪,无声地提醒着每一位华家河人:防溺水之弦,片刻不能松!

守护这片水域,光靠喊话远远不够。华家河镇深知水域纵横、风险暗藏的道理,早已行动起来。在那些曾有过危险或看似平静却暗藏漩涡的水域边,一块块醒目的警示牌牢牢钉入泥土——“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的大字如同无声的警钟。更让人心头一暖的是,许多岸边悄然备好了长长的“爱心竹竿”。这些不起眼的竹竿,是巡河员老陶们亲手削制、精心放置的“生命臂膀”,一旦有意外发生,岸上的人就能第一时间将它伸向水中。镇干部、村组巡逻队、热心的志愿者,成了水边最敏锐的“眼睛”和最尽责的“哨兵”,依托严密的河长制巡防体系,他们顶着烈日,一遍遍巡视,一次次劝导。除了这些“土办法”,现代科技也悄然加入了守护行列,部分关键水域架设的红外感应语音报警器,如同不眠的“电子河长”,与地面巡防力量紧密联动,共同织就一张覆盖全镇水域的安全防护网。

防患于未然,关键在人心。华家河镇把功夫下在了源头。暑假的铃声还没敲响,防溺水的“先手棋”就已落下。镇里联合学校,把一堂又一堂生动深刻的防溺水课送进校园。老师们不再照本宣科,而是用身边真实的警示案例、直观的救援演示,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水之无情”。教育的触角更从课堂延伸到了村头巷尾。傍晚时分,当乡亲们摇着蒲扇聚集纳凉,镇村干部和志愿者们便发放宣传页,用地道的乡音,把防溺水的关键掰开了说、揉碎了讲:“莫让小伢单独玩水”、“看到别人遇险,莫要自己下水,赶紧大声呼救找大人、找竹竿”……这些朴实的话语,伴着蝉鸣,融入夏夜的微风,流进每一位家长的心田。

“政府做了这么多,我们做家长的,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一位在宣传点前驻足良久的村民深有感触。另一位村民指着岸边崭新的救援长绳和救生圈说:“这些设施放得好,关键时刻能救命。看到干部、志愿者天天巡河,我们心里踏实,但一刻也马虎不得,要把自家伢看紧了。”守护华家河畔的少年,是全镇上下共同的责任。从一块块警示牌的竖立,到一根根“爱心竹竿”的摆放;从河长们日复一日的巡防脚印,到志愿者那一声声带着乡音的呼喊;从校园课堂的殷殷叮咛,到村头巷尾的恳切交谈……华家河镇正用最接地气的办法和最沉甸甸的责任心,一砖一瓦地筑牢这道防溺水的“生命堤”。这道堤,是责任,是智慧,更是对每一个如朝阳初升般生命的深情承诺。愿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堤坝上坚实的一份子,让安全之网越织越密,确保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永远远离溺水的阴霾,只与盛夏的清风、成长的喜悦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