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赴京参会!为红安捧回“国字号”荣誉!

2025-04-24 10:53   红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刘仕琪, 彭婷

红安网消息  军民同心谱新篇,双拥共建结硕果。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大会并讲话。

大会宣读了关于命名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决定,并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代表颁奖。湖北共有16个市(县)入选,红安县位列其中。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作为湖北省唯一县市区代表参加大会。

据了解,“全国双拥模范县”是我国双拥工作的最高荣誉,每4年评审一次,由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命名,不仅是一个地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一张军政军民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靓丽名片。红安县连续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相关评选是一个城市拥军优属工作和驻地部队拥政爱民情况的重要衡量标准!斩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七连冠,是对红安县双拥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军民携手、砥砺奋进的最好见证!

红安原名黄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1923年建立早期党的组织,1927年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此后党的组织始终存在,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持续不断。其间,红四方面军在红安诞生,红二十五军在红安重建,红二十八军在红安改编。革命战争年代,红安140000英雄儿女壮烈牺牲,登记在册烈士22552名。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00多位共和国高级将领,徐向前元帅称赞“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铸就了“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1931年12月红四方面军夺取县城后,曾改名为红安。1947年复置黄安县。1952年党中央、国务院为表彰黄安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改县名为红安。红安境内革命遗址胜迹众多,红色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节点,是全国一流、全省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红安县双拥工作以赓续红色血脉为核心,通过四大举措构建军民融合新格局。一是深植红色基因凝聚共识。红安县始终把赓续红色血脉作为双拥的固本工程,通过对全县红色 文物点落实保护措施、打造党史军史教育的大课堂等等,让矢志强军报国的远大志向在代代红安儿女的血脉里流淌。开展“老兵宣讲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持续提升社会各界对军人职业的认同度、尊崇感。二是战备保障精准发力。聚焦服务部队备战打仗这一主线,红安县每年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拥军支前工作,扎实抓好军地互提需求、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落实,助力设备设施建设,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三是社会化拥军体系创新。红安县社会化拥军步伐迈得坚实有力,围绕解决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健全政策、出台方案。通过成立“双拥共建 拥军优待”联盟,打造双拥示范街,努力提高优待证“含金量”等,让军人军属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四是军民共建赋能发展。军爱民、民拥军。驻守在这片英雄土地上的广大官兵把红安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围绕国防教育、抢险救灾、志愿服务等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群群“迷彩绿”奋战在一线,与人民群众一道并肩战斗,谱写了军民共同缔造幸福生活的时代新篇章。

荣膺殊荣,凝聚着军民同心奋斗的汗水!七连桂冠,彰显了双拥共建的深厚底蕴!这是红安的荣光,更是全县广大军民团结的见证!新起点,新征程!让我们携手共进,续写新时代军民鱼水情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