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4月12日,红安县觅儿寺镇张湾村四组熊家湾大冲100多亩连片基地上,2台大型旋耕机正在欢快地耕作,后面2台播种机也在飞快地播下高粱种,高效的机械化设备成为春耕主力,为300亩高粱种植按下“快进键”,更为今年优质高粱订单生产打好“第一仗”。
该村一组52岁的脱贫户徐早平和村民们一起,一大早就过来帮忙运肥料、拌种子,汗珠不时地从脸上流出,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据介绍,播种机耕种速度快、深度均匀,一台播种机一天可以播种约40亩,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
“采用机械化种植的高粱密度非常均匀,不仅能提高效率、产量,还能增强抗倒伏能力。”泗锦林武汉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负责提供全程机械化技术服务指导。
“今年,我们镇规划高粱基地约5000亩,使用全程机械化耕、种、管、收,提高种植密度,由传统的一平方米10余株,增加到现在的20余株,预计亩产量能达600余斤,收成较传统种植提高10%。”看着田间的忙碌,张湾村党支部书记徐胜来高兴地说。今年,该公司在觅儿总支几个村共计完成3000亩高标准高粱基地。
2024年12月,公司采取订单农业的模式,与红安县徵礼酒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高粱收成后,将根据保底价和市场价就高出售。截至目前,已完成1000亩高粱播种,计划在5月1日前完成5000亩高粱播种工作。
徐胜来介绍,为发展好高粱产业,村里与公司联合,通过推进“统一地块、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供肥、统一管理”的模式,打造高粱种植示范基地,推进订单生产,确保农户种得出、销路不愁,消除了农民种植前、中、后期的顾虑,群众的种植热情很高。
“自从村里引来农业科技公司和酒业公司后,我们村里就开始高标准种植300亩高粱,我每天在基地里忙个不停,还能照顾家里,收入也不错!”脱贫户徐早平高兴地说。
“春耕备耕以来,我们村在大冲一冲两榜种植100多亩高粱,还在羊角山规划了100多亩,在二组徐家大湾的八斗丘周边发展了90多亩,全村以整治抛荒为目的,高标准、机械化发展300亩高粱基地。仅2024年村民就收到土地流转费7万多元,今年突破9万元。”张湾村党支部书记徐胜来一边介绍,一边查看机械播种的种子落地情况。
据悉,自2022年,张湾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徐胜来的带领下,先后引进了泗锦林武汉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和红安县徵礼酒业有限公司,发展高粱全产业链,通过种植、加工、销售“三产”融合,以现代农业推动农业机械化,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仅此一项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力度,努力将高粱产业做成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好产业。”徐胜来对未来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