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邂逅长胜街的红色传奇!

2025-04-12 21:45   红安融媒(传媒集团)   刘玲莉

在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有一条宛如时光回廊的街道——长胜街。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承载着岁月的沉淀,流淌着红色的热血,散发着历史的韵味。

4月14日上午,湖北日报联合4家县融联合开展的《联“县”直播,荆“彩”连连》活动,带领大家开启反向“慢游”,触摸小城的文化DNA和文旅新活力。第四站,我们走进长胜街。

踏上长胜街,就仿佛踏入了一个被时光尘封的世界。脚下的石板路,被打磨得光滑而平整,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筑风格,在阳光的映照下,展现出独特的韵味。青灰色的砖瓦,像是披上了一层岁月的纱衣,透着一种沧桑的美。马头墙高高耸立,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长胜街,是一个充满着热血与激情的地方,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沿着街道缓缓前行,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浓厚的革命气息扑面而来。

黄麻起义的星火在这里燎原,一群年轻的后生们在这里谋划;青砖黛瓦间,仿佛还能听见马蹄声碎;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的油灯彻夜未熄;苏维埃银行的算盘仍在拨动历史的算珠......

七里坪工会是第一个苏维埃工会。在党的领导下,早期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工会组织工人自制来复枪、撇把子枪、火药等,保卫了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对黄麻起义的爆发起了重要作用。堂内栩栩如生的蜡像,展示了兵工厂里的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条不紊,手中的工具仿佛还带着当年打造的余温,承载着保家卫国的使命与希望。另一组蜡像也展示了在缝纫厂中,妇女们灵巧的双手如梭,飞针走线间,一件件衣物、一床床军被被精心制作出来,细密的针脚里,缝入的是对战士们的关怀与支持,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1930年9月,苏维埃政府在这条街上设立了“列宁市苏维埃合作饭堂”,凡持有苏区政府或红军介绍信者,均可在此免费进餐。为南来北往的革命者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也成为他们奔赴鄂豫皖苏区各地开展工作的起点。

鄂豫皖苏维埃银行如同一盏明灯,在入夜的黑暗里,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银行发行了自己的货币,开启了苏区经济独立自主的大门,像新鲜血液注入了苏区的经济体系,物价得以稳定,商业开始活跃起来,农民购买农具、种子、耕牛等生产资料,贷款都是免息的,为苏区人民点亮了希望之光。

走到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崇敬之情。推开门,走进那充满历史感的屋子,看着简陋的陈列,仿佛能看到当年的徐向前、陈昌浩等将领们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着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墙壁上挂着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像是一部部无声的纪录片,详细地记录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长胜街上,除了这些庄重的八大革命遗址遗迹,也有着许多充满趣味的角落。街道的小店门口,褪色的小人书铺满木桌,泛黄纸页里藏着《上甘岭》《铁道游击队》的热血故事。炭火铁锅里,翻炒的沙土花生“噼啪”作响,咸香混着柴火气钻进鼻腔。现炸的绿豆粑外皮酥脆掉渣,咬开是绵密的绿豆沙裹着糯米香。“饮咖”咖啡馆的招牌格外醒目。长胜街,从不是“沉睡的历史”,它正用一把花生、一杯咖啡,告诉世界:红色精神从未老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温暖人间烟火。

来吧,来长胜街走一走!站在鄂豫皖苏区的起点,20分钟车程,您可以漫步至天台山巅,可观杜鹃染透云霞,恰似革命烽火淬炼的赤诚;5分钟,可去观赏户外情景剧《红安永远红》,感受历史与当代对话的磅礴回响;可去盐店河村,秦基伟将军故居的青瓦白墙间,仍萦绕着"上甘岭战神"的峥嵘故事。可去八一村,了解“不当团长当农民”的红军团长方和明,将生命的余热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人民。

来吧,我们在长胜街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