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抗战家书中的坚韧和信念

2025-04-07 17:08   红安融媒(传媒集团)   祝杰、李明、杨林青

红安网消息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十多年,无数先辈做出伟大的牺牲,这些都为历史所铭记。日前,记者来到红安籍老红军张天伟故居,打开一些尘封的抗战家书,再次感受红安人民在战火岁月里的坚韧风骨。

清明前夕,在红安县七里坪镇张李家村,一栋青砖黛瓦的民居静立山间。这里是红安籍老红军张天伟的故居,如今正在筹备中的陈列馆,即将向世人揭开一段尘封的红色记忆。


张天伟侄孙张龙源说:“1911年腊月初三,张天伟在这里出生。通过对他的故居进行布展,展示他的生平事迹和他的峥嵘岁月,不忘历史,牢记历史,更加教育后人,更加缅怀我们祖辈的丰功伟绩。”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38年,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后,与家中断绝音信八年的张天伟终于在延安收到了母亲写来的一封家信,和家里恢复了联系。后来,张天伟的母亲把所有的家信藏到屋顶的瓦片下。上世纪70年代末,张天伟的家人翻修房屋时,从屋顶的瓦片下发现了这些珍贵的信件。


张天伟侄孙张龙源读信件:“母亲大人,你千万不要担我的心,我在外是忠心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工作。我毕业的时间快到了,因为现在抗战紧急,恐怕不一定好久就要去学校。将来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我再请假回家来奉敬大人,现在千万不要担心我。”

张天伟侄孙张龙源轻抚泛黄的信笺。透过被岁月浸染的蓝墨水字迹,我们仿佛看见那个身着军装的青年,在油灯下向母亲倾诉衷肠。


张天伟侄孙张龙源说:“我的爷爷当年离开家庭已经8年了,非常地思念他的母亲和他的哥哥。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时候,他就想起给家里写封信,那个时候,他正是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期间写给家里的信,家里当时条件很差,母亲身体也不好,所以不由得让他担忧,正是烽火连天的时候,他更加思念家乡。”

另外张天伟还在这封信中对胞兄张天旺写道:“不要同人家闹意见,或发生纠纷,这是不好的,现在国家的人民都是团结一致的,特别是中国的存亡。”叮嘱张天旺要团结乡邻,共同抗日,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

红安县档案馆副馆长吴吉祥说:“红安县档案馆藏张天伟抗战家书共11封,是他于1937年3月至1942年7月驻军陕西泾阳县云阳镇、甘肃庆阳县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司令部和在延安抗大学习时写给家人和亲人的。后来由其子女于2017年3月移交至红安县档案馆。”


这些书信有用毛笔书写的,也有用蓝色墨水钢笔书写的。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书信内容主要是向母亲和家人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对国内的形势看法,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中国必胜,日本帝国主义必败的强烈信念。


红安县档案馆副馆长吴吉祥说:“2019年6月5日,湖北发布20项首批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张天伟抗战家书入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珍贵原始档案素材,丰富和充实了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展示内容,发挥了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