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春日暖阳高照,红安县高桥镇高楼村十组朱仁湾的塘堰旁,机声隆隆,农具与泥土共奏春日乐章。村民们齐心协力,忙着清淤固堤、扩宽路面,一派繁忙景象。“等这当家塘蓄满春水,我就回老屋来种种花、养养鱼,守着这方山水与乡愁!”退休干部吴大伯拄锹远眺,眼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这幅动人的春日画卷,源自一场场饱含温情的“春日议事”。年初,湖北工业大学驻村工作队秉持“为村民谋幸福,为乡村谋振兴”的滚烫初心,携手村“两委”干部,积极探索构建“村民点单、村委派单、干群接单”的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新生态,进一步夯实“工作队牵头、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党群干群服务体系。他们走进全村每一个村民小组与自然湾,在屋檐下、院坝中支起“议事桌”,与老党员、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同思考、共谋划,倾心聆听大家心底最真实的声音,捕捉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以真心换真情,凝聚起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从改善脚下路、门前灯、塘中水,到共谋共同致富门道,接连召开16场贴近民心民意的‘场子会’,汇聚起10余项村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清单,全部列入年度实施计划,按照‘轻重缓急’有序推进。”高楼村党支部书记吴胜祥介绍道。
规划已定,行动紧跟。村“两委”说干就干,迅速对朱仁湾进行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由村民自主决策、积极参与的民生工程,正是以“需求清单”驱动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邓绪水表示:“乡村振兴的主体是村民群众,村民事村民定,大家事共同干,真正让乡村治理成为村民的‘家务活’。这种‘参与式治理’模式,既彰显村民的主人翁地位、提升归属感和责任感,更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
如今的高楼村,干群携手并肩,正向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未来阔步前行,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图景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