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为深入贯彻落实当阳市政府与教育局关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交流合作”的决策部署,3月27日,当阳市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团队赴红安一中,以“聚焦核心素养、打造生动课堂、提升教育质量”为主题,开展送课交流活动,着力搭建两校教育教学互鉴的优质平台。
送课活动在红安一中课堂掀起知识与思维的碰撞热潮。当阳一中郑晓雪老师在高一(12)班执教《平面向量的应用微专题》数学示范课。郑老师的课堂以别出心裁又贴近生活的方式开场,瞬间聚焦学生注意力。课堂上,郑老师紧扣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推进教学,通过精准筛选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从理论推导、梯度进阶至实践应用,系统性解构平面向量解题策略。在互动环节,学生针对向量现实应用场景展开激烈辩论,思维火花频现,通过多轮师生问答深化知识理解,生动诠释“生动课堂”的内涵特质。郑老师教态沉稳大气,语言循循善诱,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教学范式,在张弛有度的课堂氛围中促进深度学习,显著提升知识内化效率,达成优质教学成效。
同一时段,当阳二中王明锋老师在高一(20)班执教《动能和动能定理》物理示范课。王老师立足实验探究验证动能影响因素,通过类比迁移法(类比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关系)推演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内在关联,逐步构建动能概念体系,实现核心概念的深度解析。王老师的学案以“四阶任务体系”贯穿课堂,目标导向明确,贯通知识生成、迁移与应用全链条,契合学生认知规律;聚焦学科思维可视化,借助动态受力分析图示还原动能定理的数理建模过程,精准突破“变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教学难点;创设“钢球碰撞木块”情境化问题链,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视角解释生活现象,彰显“物理即生活”的学科本质。
活动结束后,当阳教研团队与红安县教科院教研员、红安一中教师代表在红安一中校史文化地标董必武铜像前合影,以教育人特有的仪式感镌刻跨校协作的实践足迹。
此次送教活动不仅为红安一中师生带来优质教学示范,更推动两校在教学方法、课堂模式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构建跨区域教研共同体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