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陈家寨

2025-03-28 20:40   辛万万、余常家

红安网消息    3月26日,春暖花开。应朋友之约,我们来到红安县二程镇陈家寨村,一进村庄,“紫气东来”四字高悬门楼之上,旁边的巨石上,由武汉东科装饰公司2018年捐赠“陈家寨村欢迎您”字样分外醒目。 

(“紫气东来”四字高悬,老红军吹笛、幼年红军持枪相伴的镀铜塑像)

进门继续往前行走,进入村内,村民们正辛勤地为绿化带施肥浇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大楼前,一尊老红军吹笛、幼年红军持枪相伴的镀铜塑像吸引了众人目光,仿佛在讲述着这里的红色传奇。沿村而行,一条长约800米的小河蜿蜒流淌,环绕着村庄。河堤以平整石块铺就,绿化带沿河延伸,路灯与霓虹灯带点缀两岸,夜晚灯光闪烁,景色迷人。数座别致小桥横跨河面,连接着村子的各个角落。河道尽头,一座石拱桥横跨两岸,桥下通道连通两口面积达八万余平方米的大塘,塘水清澈,鱼儿欢跃。河道两侧,景致各异,十步一景、百步一亭,塑像、凉亭、卫生间、碾盘、舒心屋、舂米亭......与绿化带串联,南北走向,一头是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另一头是文化体育广场。相得益彰,形成了一条南北走向的美丽景观带。村中,一排排规划科学、布局有序、风格独特的小别墅在河道环绕、水塘映衬下,熠熠生辉。无人机俯瞰,整个村庄宛如一幅优美的乡村风情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景观如画)

(乡贤独资捐建的卫生间)

谈及村庄的建设资金来源,村党支部书记柳其斌坦言,全靠在外事业有成的乡贤们鼎力相助。“他们不是最有钱的,却舍得为村里建设发展花钱。”柳其斌介绍道。

“村里在外能人柳其军、柳红涛、陈龙、柳发刚、柳洪菠,分别在武汉、东莞等地创业打拼,有的成为行业精英。”柳其斌接着说,近几年,他们自发为陈家寨村发展建设捐资共500余万元,有了他们的支撑,才有如今的面貌。 

(乡贤独资捐建舒心屋)

(村中河道两边连接的桥) 

在建设中,乡贤们自领项目,比如,北边河道边要修一公共卫生间,柳红涛独资兴建供水式厕所,并自己每年出资2000元,作为工资包给一位老农管理,既保障公厕卫生,又让这位村民增加了收入。村里需要建一处议事屋,取名为“舒心屋”,柳其军积极筹建,现在,这间屋已成红星驿站,内设议事桌椅、书架,购置音响,每逢节日,村民可自由在屋内唱卡拉OK。

采访中,问及乡贤们为何这样舍得出资,柳其斌他们说:“村里战争年代红军多,我们多是红军后代,红军当年为革命作贡献。现在,为了家乡建设,我们愿意无私奉献。”

村庄建美了,村两委与乡贤们共商如何才能可持续。经过反复讨论,决定成立湖北玉兰湾农业有限公司,由柳其斌当法人。他们携手共建美好家园,2024年,试种菊花100亩,今春又流转700亩土地,目前育苗7亩,计划在4月份移栽扩种,发展野菊花产业。800亩野菊花,以保障美丽乡村的持续发展,涵盖人工工资、日常电费、绿化带养护等费用。 

(3月26日,野菊花基地村民正在管理)

现在,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竖立了正能量的宣传牌,绘满了乡愁记忆的墙绘。村中的古井旁边建了沁心亭,建起微型景观塘、口袋公园,让整个村子美如花园。还对每个景点都起一个有寓意、有美感、有文化品位的名字,提升了村庄的品质。

“村民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建设靠乡贤,管理靠村民。我村制定了完善的管护制度,将专人管护与村民共管相结合,每个人都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河塘变成了幸福源,环境成了招财宝。”柳其斌开心地说。

然而,乡村旅游尚存短板,王姚公路至陈家寨村约1公里路段亟待改善,以便更便捷地迎接武汉游客。今年秋季菊花盛开之际,道路仍未畅通,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改善与发展。

柳其斌高兴之余,又忧心忡忡,他说:“群众对村里与王姚公路连接有很大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