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3月21日,在黄冈市“聚力建支点·夺取开门红”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红安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雄国说,营商环境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2024年以来,红安县以刀刃向内的改革精神,从市场主体角度出发,着力“改革攻坚、降本惠企、法治护航、服务提质”四维驱动,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王雄国介绍,改革层面,15项创新举措入选全省先行区创建名单,数量居全省第一。降本层面,通过政企“问需会”,解决企业难题351项,全年减负2.1亿元。法治层面,推行柔性执法新模式,明确首违不罚事项183项、公益减罚事项18项,变“严罚式管理”为“服务式执法”。服务层面,打造“安馨办”品牌,200项高频事项实现“零跑动”,网办率达98%以上,群众好评率98.4%。
王雄国说,2025年,红安将锚定“全省前列、对标武汉、领跑黄冈”目标,制定《打造“安馨办”营商环境品牌行动方案》,重点开展八大行动:
指标对标提升行动。对标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在市场准入、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等11项指标上全面对标武汉,分析差距,全面优化提升。
数字政务提质行动。基于DeepSeek大模型,探索开发“红小智”新型政务服务模式,已对接政策文件227个和“12345”便民服务热线高频事项知识点215个。
企业成本瘦身行动。开展“五减专项”,工程审批时限压至20个工作日,水电气成本再降15%。1-2月份,已为企业减负2100万元,惠及企业200余家。
监管执法规范行动。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减少行政检查频次,力争全年涉企检查总量压减20%以上。
政企连心赋能行动。搭建完备企业诉求收集、任务提交、跟踪督办工作机制。完善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选聘20名企业代表参与政策制定。
要素保障攻坚行动。完善招商项目先选址后签约保姆式全过程用地保障机制,举办10次以上政银企对接活动,为经营主体提供用工保障服务4000人次以上。
产业生态优化行动。聚焦红安“2+2”主导产业,搭建供应链平台,以供应链提升产业链。成立泛家居产业专项招商基金,推行“产业基金+股权投资”模式,招引3-5家产业链大型龙头企业。
民生服务暖心行动。推行“集成办、承诺办、下沉办、指导办、帮代办、跨域办”的“六办”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电视政务和加入全国“跨域通办联盟单位”,实现1771个事项在线申请与资料预审,已服务农村用户3.7万余户。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王雄国表示,红安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全力打造“安馨办”金字招牌,让每一位企业家都能感受到“红安温度”、共享“红安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