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在红安县二程镇的广袤土地上,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歧峰山村,这里油茶林漫山遍野,勾勒出一幅自然与希望交织的画卷,而在这片土地的发展历程中,方东英宛如一朵傲然绽放的“铿锵玫瑰”,以非凡的坚韧与智慧,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带领歧峰山村一步步迈向繁荣。今年,方东英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她荣获了红安县“三八”红旗手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工作的高度赞扬,更是对她为歧峰山村所做出杰出贡献的有力见证。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方东英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践行。作为党支部书记,她始终将建强支部视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她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养,为村“两委”干部和全体党员树立了良好榜样。在她的带领下,村“两委”及全体党员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培训教学等平台,深入学习新理论、新政策、新要求,并开展热烈的交流研讨。通过这些活动,大家的思想得到统一,共识得以凝聚,真正实现了“两委”干部一条心、党员群众一股绳。同时,方东英十分注重村级后备干部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她经常组织后备干部和人才到村参与学习与工作,让他们提前熟悉村级事务,为村庄的长远发展储备坚实力量。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方东英心中始终牵挂的“头等大事”。她积极主动地组织党员、村民代表、乡贤能人等召开座谈会,共同商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产业规划。歧峰山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油茶资源,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然而,由于过去经营意识淡薄,缺乏科学有效的油茶管理经验,大量油茶树处于无果状态,白白浪费了宝贵资源。方东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果断行动,组织专业人员对所有老油茶树进行整枝和修剪,精心呵护这些承载着希望的“绿色财富”,为老油茶树的重新焕发生机奠定基础。2023年,她又带领村民将蔡胡家湾的一片林地进行翻耕,新建了70多亩的油茶基地。她的目光并未就此满足,下一步,计划将周边的荒山荒地开辟出来,打造连片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在她的不懈努力下,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等方式,歧峰山村的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村已培育市场主体5家,专业合作社4个,种养大户5户。这些产业每年为村民带来共计14万多元的流转费,还带动全村50余户农户就近务工,每户年均纯收入增收1000元左右,实实在在地帮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极大地盘活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力。
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方东英也从未忽视乡村治理和环境改善。歧峰山村中份塆的当家塘年久失修,淤泥深厚,不仅蓄水不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还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极大地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增收。方东英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带领村“两委”干部开展“夜访农户 + 塆组会”活动,深入倾听村民的心声,广泛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共收到10余条。随后,她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积极倡导全湾在外务工人员共同捐资,最终筹集到 74000 元。同时,她向上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万元,对湾组进行全面整治。如今,当家塘焕然一新,既满足了农业灌溉用水的需求,又成为了村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为乡村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方东英,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书记,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在歧峰山村的土地上浇灌出幸福之花。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成为了歧峰山村发展道路上的璀璨明星,她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如今的歧峰山村,绿树成荫,油茶漫山遍野,村子的巨大变化成为群众日常探讨最多的话题。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不是满意,是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