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雁”振翅兴乡村——红安县2025年“青雁”训练营开班!

2025-03-14 19:01   红安融媒(传媒集团)   祝杰, 通讯员:张沛灏

红安网消息 春潮涌动催人进,雁阵齐飞正当时。3月12日,红安县2025年“青雁”训练营“深化‘三资’清理,发展特色产业”专题教学活动在华家河镇火热启动。

红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党校校长高金磊为训练营授旗并作动员讲话,县委组织部、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委党校、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各乡镇组织委员及全县“85后”村党组织书记参加活动。

当天,活动在一场“火药味”十足的班委会竞选中拉开序幕。10名班委会候选人通过5分钟竞选演讲“晒”思路、亮承诺,经过全体学员投票,成功选出班长秦泽稳、副班长董畅等等5名班委会成员。

红安县华家河镇秦湾村党支部书记秦泽稳说:“感谢红安县委组织部为我们搭建的这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我们通过课堂学现场看、相互谈,既开阔了思路,学到了办法,也更加唤醒了我们作为青年村支书的责任。今天也很荣幸被大家推选为‘青雁’训练营的班长。在下步工作中,我一定做好带头示范,为大家做好服务,学以致用,真正展现出我们青年村支书青春的力量和乡土情怀。”

“青雁”训练营实行学员自主管理制和学员积分制,由班委会负责训练营的日常管理,对全体学员进行计分,从纪律分、学习分、比赛分、活动分、成效分五项计算学员年度培训综合积分,每学年年底进行汇总,并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进行评定,每年度评选10名优秀学员和3名优秀班干部,与评先表优、年度绩效考核、资金奖补挂钩。

红安县觅儿寺尚古山村党支部书记董畅说:“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对农村‘三资’清理、盘活村级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一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先进村的有益经验,更加大胆、规范的开展好‘三资’清理、激活村级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产业支撑。”

学员们在秦湾村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双河村竹制品加工厂等项目现场,围绕集体资产盘活、特色产业培育展开激烈讨论。本次训练营紧扣‘三资’清理与特色产业发展主题,创新‘课堂讲政策+现场看实招+擂台比思路’模式。不少学员分享本村经验做法,并提出问题困惑,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为学员们进行政策解读。

红安县高桥镇庙咀湾村党总支部书记戴建旺说:“今天很荣幸能够参加县委组织部组织的青雁训练营,为我们在如何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我们庙咀湾村通过耕地流失整改和疫木清理工作,共整治出300余亩耕地。下一步,将积极寻找市场主体,盘活土地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青雁”训练营每两月举办一期,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每期确定不同教学主题,采取现场观学+课堂教学+交流研学+个人自学+擂台比学“五学”联动的模式,着力提高年轻村党组织书记及后备力量履职能力。

红安县八里湾镇莲花山村党支部书记王丽丽说:“这次“青雁”训练营现场教学,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寻着问题去,找到解决法,破解了‘三资’清理的难点,掌握了发展特色产业的要点。下一步,我将对标先进找差距,总结经验促提升,变所见的一时激动为内心的真正触动,将先进经验转变为莲花山村实际行动,为我们人文八里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排头兵”,红安县深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如何让村党组织书记这支“头雁队伍”飞得更高、带得更远?2025年,红安县启动“青雁”训练营,聚焦40岁以下年轻村党组织书记,以“头雁领航、雏雁争鸣、群雁齐飞”为目标,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干部培养路径。红安县按照“两月一集训、一期一主题”的要求,紧扣乡村治理短板、发展难题、能力弱项,组织学员结合各村产业基础、基层治理、交通区位、服务群众等方面,分类开展“红色、生态、产业、治理、传统文化”等5类村打造,把学习成效运用实践。县委组织部全程跟踪问效,并将考核结果与项目资金、评优评先等挂钩,形成“学用结合”闭环。如今,“青雁”训练营的“头雁效应”逐步显现:八里湾镇莲花山村女支书王丽丽运用所学,打造全县第一个有机农场,盘活1150亩闲置土地,带动集体经济增长10万元;七里坪镇郑必高村党支部书记郑志学抢抓全省和美乡村试点机遇,科学规划,完善设施,推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一批“雏雁”迅速成长,带动全县形成“群雁齐飞”局面。

从政策课堂到产业一线,从积分榜单到互助联盟,红安“青雁”们正以“振翅即冲锋”的姿态,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为加快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先行区贡献“青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