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簪花簪春色,童语漾古韵。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学,增进亲子情感交流,3月9日晚,红安县城关镇土井社区多宝儿童之家开展“春日簪花·与美同行”亲子主题活动,20组家庭在非遗簪花制作中感受文化魅力,用指尖艺术为春日增添诗意。
非遗簪花进社区,文化传承绽新枝。活动伊始,土井社区多宝儿童之家汪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带领亲子家庭“穿越”千年,探寻簪花文化的历史渊源:“古人以花寄情,唐代女子‘斗花’成风,泉州蟳埔簪花围更是被列入世界非遗……”孩子们触摸着丝绢、绒花等传统材料,家长则用手机记录下文化课堂的精彩瞬间。现场特别布置的“簪花春色”主题展区,陈列着传统发簪、仿古花饰,仿佛将《簪花仕女图》的雅致风韵带到现代社区。
亲子共制“头上春” 指尖流淌脉脉情。“妈妈,这朵粉海棠配你的蓝旗袍一定好看!”“宝贝,妈妈帮你把珍珠串在发簪上。”在手工体验环节,亲子家庭以“春日”为主题自由创作。孩子们挑选绒花、丝带、珠串等材料,家长则手持热熔胶枪协助固定造型。一双双巧手翻飞间,素色发簪渐次“绽放”。有的用铃兰与流苏编织出江南烟雨的婉约,有的以牡丹配金叶诠释盛唐气象,还有家庭将红安特色元素融入设计,用山茶花与竹编点缀“荆楚风情”。7岁的睿睿骄傲地展示和妈妈共同完成的发簪:“妈妈,你说我要戴着它去一河两岸拍汉服照是不是特别美!”
簪花为媒促共融,美美与共筑和谐。活动尾声,一场别开生面的“簪花秀”将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头戴作品,牵着父母的手踏着古风音乐款款而行,社区活动室瞬间化作“春日游园会”。居民查女士感慨:“平时工作忙,很少和孩子静下心来一起做手工,今天不仅学了传统文化,更读懂了孩子眼里的春天。”社区妇联主席表示,此次活动以“非遗+亲子”为纽带,既让传统文化“活”在日常生活,又以美育浸润促进邻里互动,“未来我们将开设‘非遗小课堂’系列,让扎染、剪纸等技艺走进更多家庭”。
一缕簪花风,千年东方韵。土井社区以“小簪花”激活文化传承“大文章”,在亲子协作的温馨场景中厚植文化自信,更以美为媒构建起“邻里相携、美美与共”的社区治理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