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下,高铁行车“指挥官”运筹帷幄战春运

2025-02-13 15:34   红安西站   胡伟

红安网消息 2月12日,元宵夜,大别山麓的红安县烟花绚烂绽放,将夜空绘成五彩画卷。这座充满红色记忆的老区,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在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铁”)麻城车务段红安西站行车室内,48岁的丁志勇目光如炬,指尖在调度电话与电脑屏幕间穿梭。窗外是万家团圆的烟火,窗内是每秒必争的春运“战场”。作为高铁车站值班员,丁志勇仿若运筹帷幄的“指挥官”,于春运的神经中枢默默坚守,全力守护高铁运输安全,护送千万旅客顺遂往返。

2008年湖北省第一条高铁合武线开通,丁志勇通过层层选拔,从全段100多名普速车站值班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武铁首批高铁车站值班员,毅然扎根在红安这片红色老区,这一坚守便是近17年。17个春运,他从未缺席,对春运是饱含深情。红安县是劳务输出大县,红安西车站春运运输任务繁重,春运期间有近15万旅客在这里上下车。当下正值春运客流高峰,列车密度极大,每天有200多趟动车穿梭而过,这对红安西站的行车“指挥官”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丁志勇工作的红安西站行车室,是整个车站运输工作的核心大脑,无论白天黑夜,都必须24小时有人值守。即便有着先进的调度系统,人工的参与依然至关重要,沟通联系、上下转接的电话昼夜不断。节假日照常值班,早已成为丁志勇工作的常态,他始终以严谨、专业的工作态度,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障高铁运行安全。

“57781次红安西站4道发车进路好了”,0时00分, 随着丁志勇坚定有力的指令下达,施工车组缓缓启动,零点至四点的天窗修作业正式开启。此时,工务、供电、电务等设备单位近百名检修人员根据丁志勇的指令迅速投入到设备维修工作中。丁志勇介绍道:“春运期间,在动车运行时段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趟动车经过这里,行车设备高强度运转,再加上冬季气温变化的影响,对设备质量的要求更高。为了保障春运期间的安全运营,必须抓住夜间“天窗”时段这段宝贵时间,对设备进行全面‘体检’。”

240分钟的“天窗”时间,丁志勇一丝不苟,双眼紧紧盯着电脑屏幕,全神贯注地监控着设备检修时屏幕上的报警提示和作业车运行状况。期间他精准指挥,正确及时办理每一条进路,准确无误核对每一条命令,清晰响亮联控互控,有条不紊地发出施工车运行的指令,与各个设备管理单位紧密协调,督促各作业单位按时完成检修作业,确保天窗点结束后能正常接发列车。

虽然白天值守时间不像夜间工作这样繁忙,但丁志勇同样要坚守在行车室,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与专注,适时与列车调度员和各部门联系,负责相关应急处置等工作。面对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身为车站值班员技师的他总能凭借精湛的业务技能和多年的从业经验,从容应对。副站长王萍回忆道:“2024年春运高峰时期,遭遇冰冻雨雪天气,部分列车出现不同程度晚点,列车运行组织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身为共产党员的丁志勇主动请缨坚守岗位,一方面联系列车调度员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向综控室通报相关信息,一方面做好应急准备和接发列车工作。他沉着冷静应对,凭着过硬的专业能力,安全高效地确保了列车运行秩序。”

凌晨四点,历经数小时紧张“奋战”,丁志勇没有丝毫懈怠,井然有序地开展收尾工作。他依次确认施工车辆、人员、材料全部撤回,各项设备维修施工顺利结束,接触网完成送电,并仔仔细细检查各单位销记的设备恢复情况,不放过任何细节。随后,他又对信号、通信等所有相关设备状态逐一确认。这是施工维修完成后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他绝不容许任何隐患存在。

清晨,一缕朝阳透过窗户落在丁志勇胸前党徽上,熠熠生辉。6时58分,望着窗外DJ7611次确认列车平稳驶过,丁志勇如释重负,习惯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正月十六,一切安好。”此刻,丁志勇心中压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脸上露出了欣慰笑容,这是他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高强度工作后的丁志勇,终于开启了间休模式,享受片刻宁静。

正是因为有像丁志勇这样默默坚守、运筹帷幄的高铁人,才保证了一趟趟列车安全、快速、平稳、畅通地运行。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广大旅客的出行保驾护航,在春运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