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何转?
江夏的转型升级之旅,一直“在路上”。
过去,汽车产业一度占据江夏工业的“半壁江山”,这种“一业独大”的局面伴生着诸多风险,汽车产业产值下滑后必将迎来发展瓶颈。
产业培育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江夏区的主政者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近年来,江夏通过产业多元布局、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城市品质功能等系列举措,实现了向新、向优、向强的增长态势,依托“车光康”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物联等新兴产业,“331X”产业体系挺起“脊梁”,13条产业链锻强“身板”,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物联“从无到有”,预制菜高位起步、位列全国百强基地28位,量子科技研究院揭牌运行,低空经济无人航空器成功首飞,江夏产业实现从“一业独大”到“多业齐发”的重大变革。
2022年起,江夏从千亿城区出发,连续3年GDP增速高于全国、省、市平均水平,接连跨过三个百亿台阶。2024年经济总量达到1327亿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个人如此,城区发展亦是如此。面对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审视江夏自身实际,江夏转型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从当前看,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转向需求拉动、产业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创新打法从“传统粗放”转向“专业精准”。
从长远看,一个区域经济达到一定体量后,会在产业结构、创新驱动、要素支撑等方面面临诸多制约。GDP在1200-1500亿元区间的城区面临“产业—功能”发展瓶颈,整体经济受龙头企业和单一主导产业影响较大,资源倾斜与要素配置也面临增量不足、供给不到位等情况。
“今后5年是江夏发展的关键窗口期,我们需要全面转型,从城区为主转为面向城市群、都市圈,在更大范围优化、聚集各类资源,扩张产业服务半径和城市功能半径,重塑增长动力,促进区域发展能级、后劲、质效实现整体提升。”区委书记张斐在讲话中结合国内国际形势,从省市区情出发,深刻阐释了转型升级对于江夏的重要意义,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明晰了方向、划清了重点。
02
03
如何转?
江夏转型发展之路如何走?会议明晰了方向,绘制了“路线图”。
——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推动产业转型。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向“新”转、向“智”转、向“高”转,全面促进产业能级跃升、科创浓度提升、效率价值攀升。加快产业体系质量变革、加快创新转化效率变革、加快体制机制动力变革。
——做旺“一产”,加快都市近郊农业集约高效;做优“二产”,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引爆;做大“三产”,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培育。
——以“人产城融合”为导向,推动城市升级。推进生态环境升级、推进对外开放升级、推进城市品质升级、推进城乡融合升级、推进治理效能升级。
——以“始终走在前”为目标,推动干部提能。以干部的理念、作风提升和工作的方法、标准“提标”,引领带动发展全面转型。
——大兴担当之风、大兴开放之风、大兴创新之风、大兴争先之风、大兴实干之风。
……
“在转型闯关的非常之时,须有非常之为。坚持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咬紧目标干,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办成想办法。”区委副书记、区长舒贵传在部署工作时,勉励大家只争朝夕加油干,锚定目标全力拼,努力干出转型闯关新天地。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当前,江夏转型发展的“动员令”已下达、“冲锋号”已吹响。只要我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打破坛坛罐罐,跳出条条框框,大胆干、主动转,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发展之路,“闯将”江夏必定能蹚出一条新路子、闯出一片新天地。
来源:江夏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