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阳光灿烂,气温渐升,油菜由红转绿,泛发生机。
我在红安县太平桥镇水岩桥头三叉路口的旁边,看到了养蜂人又在去年的老位置上安家扎营了,春天来临,油菜又要芬芳了。
两间蓝色的小小的铁皮屋,屋顶呈三角形,有一扇一人多高,可供人出出进进的小窄门。这是养蜂人流动的家。不再如几年前一样,用军蓝色的帆布扯一个篷子,周围用石块紧紧压着,那时夜里一刮狂风,我就担心他们的帆布屋子会不会被掀翻,不牢固,也不安全。现在好了,帆布换成铁皮,流动的家也很安稳。
养蜂人每年总是在这里呆一阵子,等油菜花谢幕了,他们就收获满满的,在某一天,载着他们的蜜蜂,销声匿迹的飞走了。听说他们又赶花去了,全国各地跑。那应该就是哪里有花海,哪里就会有养蜂人吧。
我最喜欢看春天来了,到处油菜花开,到处一片金色的花海,还有花海中那些嗡嗡唱着歌在快活采蜜的小蜜蜂。它们飞来飞去的,忙碌在花海中,陶醉在花海中。春天里,乡村的空气都是香的,是甜的,每一位在乡村公路上过来过去的行人,身上也是香喷喷的。
因为养蜂人的到来,他们的蜜蜂让油菜花更灿烂,香气更浓郁。
这间流动的小屋里,养蜂的是一对小夫妻。我很佩服他们会选址。水岩桥头,河岸边是一片土质特别肥沃的土壤,潮起潮落的淤泥都沉甸在这些地里,成了最好的天然肥料,河岸边有成片成片绿油油的油菜地。养蜂人就把营地扎在乡村公路边,铁皮屋的小门正对公路,屋身处在一片油菜地之间空旷处。他们的蜂箱就错落有致地摆在铁皮屋的后面。相当于,蜜蜂一出箱,就可以就近采蜜。近水楼台先得月 ,省去了蜜蜂飞行的劳累。
水岩大桥,是水岩这边七个村村民去太平桥镇上的必经之处,每天都有人来人往的行人通过。养蜂人当年现酿的蜜,基本上就地取材,就地销售一空。
真是一对有智慧的夫妻。
男的躬着腰,头上戴着网状的帽子,连头和脸一起罩着,女的则在小屋里出售已酿好的蜜。男主外,女主内,他们俩配合默契。来买蜂蜜的人很多,当春的花,新酿的蜜,货真实价,肉眼可见。去买她家的蜜时 ,女的总会慷慨地先用杯子舀出一点蜜来 ,用温开水冲一杯,让上门的人先尝尝,然后再让客人自由选择。女的在那里做买卖,男的依然不声不响地躬耕在那里侍弄那些蜂箱,不参合,也不插言。
这对养蜂人比《可可托海》的故事中那一对爱而不得的情人幸福得多。赶花的人,所见皆是美景。虽奔波,但心爱的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跟着春天走,跟着鲜花走,哪里有花海,哪里就有他们的夫唱妇和,哪里就有他们的流动家。像蜜蜂一样勤劳,像蜜蜂一样飞来飞去酿造甜蜜生活的养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