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2月9日上午,红安县加快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两个更好”振兴发展先行区推进大会在红安融媒(传媒集团)演播大厅召开。2025年,红安县将牢记殷殷嘱托、强化支点意识、勇担战略使命,扛旗攀高峰、合力建支点,加快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两个更好”振兴发展先行区。
红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厚重富集的革命历史在全省无与伦比,在全国也有一席之地。今年,红安县将把红色文旅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当仁不让、当之无愧地扛起大别山精神旗帜,营造全县上下合力抓红色文旅的浓厚氛围,全力培育文旅支柱产业,全力打造红色文旅“高峰”,大力实施五大行动,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红色文化弘扬行动。红安红色文化厚重富集,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了解红安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人手一本《红安县革命史简编》等学习书目,从中汲取红色养分和奋进力量,县领导人人都要分管红色文旅,乡镇和部门个个都要发展红色文旅,每个红安人都要成为红安精神的忠实传承人、宣传员、代言人,各行各业要深入挖掘本行业的红色渊源、红色故事,加强革命文物和历史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弘扬红色文化的高潮,如卫健系统要深入挖掘红军医院历史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标杆。要深入研究阐释。围绕大别山精神、红安精神,着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要加强与湖北红安干部学院合作,县委宣传部、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档案馆、红色文化研究会及社会力量要充分发挥作用,协同配合,编辑出版系列关于红安及大别山的红色书籍和文章,以文章书籍为载体,既记录历史,也传承精神,让全县所有党员干部要对本地的红色文化了然于胸,要对红安苦难辉煌的历史刻骨铭心。
文旅三宝开发行动。关于文化小剧,要组织开展“跟着影视游红安,跟着演艺游红安”系列活动,要让红安成为全国体验红色文化最浓郁的地方,成为大家必须来、离不开、忘不掉的精神高地。要全力支持《我和我的红安》《红安永远红》两部红色实景演艺在全国出圈,这是红安乃至湖北的红色实景剧目开山之作,是新时代红安对外的又一张崭新名片,要进一步扩大影响,在全社会全网加强宣传推介。由县红旅指挥部牵头,每个县领导都要领办任务,负责对接邀请一个高校或一家省直单位、大型企业,在全社会推荐,吸引客源到红安观红色剧、吃红军饭;每个乡镇和部门都要动员各方力量,吸引在外人员到红安观看红色剧目演绎。要陆续创造更多新的小剧,如重新创造《韩先楚回乡》《方和明》、抗美援朝系列感人故事以及大别山革命故事,要整合大别山资源为我所用,以文化小剧为载体,把红安的革命故事展示好,要达到催人泪下、动人心弦、鼓舞人心、干事创业的效果,以文化讲故事,以故事讲文化,以文化育人心、强党性,持续叫响“狭路相逢勇者胜”“敢打第一枪”等红安文化特质。关于文创产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角,与工业品、农产品等有机融合,加强与专业设计公司、高校合作,不拘泥于手办、纪念币等等,市场需要什么就创造什么,既迎合市场也创造市场。关于特色美食,要着力开发具有红安特色的美食佳肴,积极借鉴全国著名餐饮企业做法,探索“红安美食+”“大别山美食”系列,选取一些有本地特色的菜肴与其他菜系搭配,各出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动态评选“十大名店”“十大名菜”。
景区景点提升行动。文旅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红色文旅具有旅游属性也有红色特性,有特定的群体,有广泛的客源,有独特的魅力,有广阔的前景,只有打造具有标志性的文旅代表队,才能走好融合发展之路,把红色文旅打造成为百亿支柱产业。要打造标志性景区。建设“1+N”重点标志性景区群,全力完成好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两项国字号品牌创建验收工作,要集全县之力全力推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这个核心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系统整合全县文旅景区资源,大力扶持南斗天湖、锦绣铜锣、田园谷、华格里等标志性景区发展,继续支持西汪家革命遗址发展,打造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最美乡村旅游地和特色旅游重点村,既要政府支持也要共享客源,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要谋划特色性项目。近期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动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意见》《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全省“新春第一会”提出“实施文化创新战略”,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及各有关乡镇要迅速策划谋划重点文旅项目,与第三方专业公司合作,全力争取红安将军馆、红安研学基地等项目“进篮子”“落袋子”,积极争取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体系。要推出融合型业态。文旅产业要“出圈出彩”,关键在运营。今年,红安县将以市场化运营为突破口,对标全国顶级水平,迅速组织专班,到临沂市、延安市宝塔区、井冈山、山西武乡等地学习考察,把全国红色文旅做得最好的地方经验学到手,积极与省文旅投集团等业内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推进红色+山水、红色+演艺、红色+研学,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强化科技赋能,提高运营能力,开发更多红色演艺、实景互动等爆款旅游产品,让游客有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红城风貌营造行动。红安县将提高红色辨识度:打造全县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红色文旅品牌形象,与高校或专业公司共同策划,统一设计全县高速沿线、主要节点、城区乡镇、公共空间、多彩旅游路等建筑风貌和标识标牌,加强规划管控和氛围营造,努力打造具有红色风貌的县域形象,提高红安辨识度和传播力,让广大游客看到标语就知道红安,顺着标识就到了红安,来到红安就感受红色、留下记忆,持续擦亮“红安永远红”“将军故里 英雄红安”特色品牌。要编制《大别山红色旅游指南》:不同于传统的景点指南,把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文化故事、革命文物、遗址遗迹、旧址以及旅游配套服务的酒店、餐饮、加油站充电桩等通过指南展示出来,串联起来,围绕遗迹在哪里,有什么故事,从故事中引导到现在的建筑所在地,可感可及。这项工作由县委宣传部牵头负责,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文旅局、档案馆、红旅游公司、红色文化研究会等联合组建专班,迅速抓好实施。要加强多彩旅游路串联:加快推进与周边县域间多彩旅游路畅通、游客中心与景区互通、文旅资源和服务功能链通,推动70%的景区、项目、活动聚集在多彩旅游路沿线;加强与周边城市旅游线路的对接和整合,做实大别山红色旅游城市发展联盟,创新与大别山地区资源共享、线路共创、品牌共建等体制机制,叫响“英雄大别山,游学将军县”品牌。
引客入红激励行动。红安县将主要是做好三件事:举办更多节会活动。文旅要靠吆喝,要巩固拓展全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活动成果,争取湖北(红安)红色文化旅游节活动永久落户红安,定期举办大型的活动,办好成龙音乐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旅游企业代表、媒体记者等参加,提升红安红色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多渠道营销推广,利用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小红书等,制作发布高质量的红色文旅宣传视频、图文内容,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吸引年轻游客群体。打造红色培训基地。研学培训对象是来红人数最多、传播口碑最快、影响力最大的群体。“山潮水潮不如人潮”。当前我们红色教育培训、红色研学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不系统、不集中,有“五缺五不缺”,即“不缺基地缺整合,不缺内容缺运营,不缺学员缺教师,不缺剧目缺演员,不缺市场缺产品”。这些缺的内容就是努力方向,要有针对性地改进创新,积极与全国有影响力的市场主体合作,先复制再创新,先学习再自营,拓展更多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多元化的研学课程和线路,把精品旅游线路与研学旅行线路有机结合,针对服务对象不同,个性化定制培训课程、解说词。充分利用好七里坪镇红色文化展示馆项目,打造新的培训基地,为红色教育培训、研学等提供高质量服务。对旅行社实行奖励补贴。与旅行社、旅游电商平台合作,推出红安红色文旅产品套餐,出台政策对引客入红旅游社实行客单奖励,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