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红安,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离武汉80公里。版图面积1791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场,285个行政村(社区),62.5万人。红安是著名革命老区,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走出了三支红军主力部队,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00多位开国将领,为新中国的成立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2018年8月,红安县在全省率先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 红安是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红安县中彩项目区位于高桥镇,这里红色底蕴深厚,绿色资源丰富。这里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及上将陈锡联、亮剑英雄王近山等18位开国将军的故乡。拥有2个红色美丽乡村,1家4A景区,3家3A景区,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和湖北省旅游名镇。项目沿红安大道和高桥河分布,涵盖程河、邓家湾、王德湾、六家边、何家湾、占店村、长丰村等7个行政村,面积46.62平方公里,人口15071人。项目总投资1.586亿元,其中申请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有效撬动县政府配套资金5659.71万元,社会融资5200.00万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024年以来,红安县借助中彩项目,锚定“兴文化、壮产业、富群众、 美乡村”的目标,奋力谱写红绿相融、和美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聚力将军文化,打造红旅新高地
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依托程河村的亮剑公园、初心广场、黄泛区农场、王近山故居等红色文化的展示和宣传,打造项目区核心。依托长丰村李先念纪念园陈锡联故居打造民俗度假休闲养老区。依托江家店镇区,打造红色驿站、红色邮政、三同教学基地。打造红色引擎,提升红培档次,完善研学旅游设施及环境。
完成了5个将军故居基础设施建设、24公里道路硬化,建设“多彩”旅游路20公里。将7位开国将领故居整体打造成红旅新高地,成为鄂东最亮丽的将军文化品牌。2024年,项目区累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收入超8000万元。
做强特色产业,激活富民新动能
特色产业是项目建设重中之重。项目区精心打造“三带两区一链”的特色产业。三带:沿红安大道红苕产业带,投入中彩项目资金2040万元,种植红苕2万亩,产量4.2万吨。沿江桐线重建改造700亩高标准青茶园,建设电商平台100平方米,与地标名品“老君眉”合作,开发“将军剑”品牌。沿高桥河果蔬产业带,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主建蔬菜连栋大棚及配套设施,年产值5500万元,生产优质蔬菜500万公斤以上。两区:高标准建设以程河村为主的红培研学区,长丰村为主的休闲养老度假区。一链:粮油产业链。同步推进农文旅融合。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开发了“高楼望月”“星火营地”“亮剑程河”“北极熊”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了“红安苕文化节”“露营烧烤节”“青茶采摘体验周”等乡村旅游品牌。
美化人居环境,缔造民生新福祉
将项目建设与小河流域(高桥河)综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结合起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完成了5个将军故居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4公里农村道路硬化、18口池塘清淤驳岸,村庄湾组面貌焕然一新。推进传统古村落建设项目2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2个,项目区内红色、绿色、古色交相辉映。项目全部建成后,总受益人口将达15000余人,实现1200余人稳定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高位高效推进,奏响全面振兴新乐章
深入推进全国红旅示范区、武汉城市圈协同区建设与五大振兴同频共振。加强党建引领,引导乡村能人56人回乡创业。组织开展新农人提升工程、电商主播、非遗传承人、茶叶加工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20余人次。引进现代化蔬菜种植资金8亿多元,组织开展红色讲解员大赛、红色文艺轻骑兵会演、小小讲解员培训等活动。奋进新时代,永葆红安红。随着中彩项目的深入推进,一个农文旅融合引领、特色产业聚集、生态环境一流、经济高速发展、乡村治理高效、人民和谐幸福的新高桥正昂首阔步地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