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关心和信心——数看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

2025-01-06 09:20   南方网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2024年12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新年贺词,是对过去一年的精炼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一年的清晰展望。它们承载着习近平主席对国家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自2013年末首次发表新年贺词以来,这已是习近平主席连续第12年在元旦前夕向全国和全世界传递心声。12篇新年贺词,共计近18000字。字里行间,隐藏了习近平主席怎样的心声和期盼?我们用词频分析一探究竟。

习近平主席最牵挂的是什么?

从高频词分析结果来看,“发展”“人民”“中国”“世界”是他每年新年贺词都会强调的词语。

当前,百年变局深刻演进,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面对国内外双重压力,如何破局——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七次提及“发展”。

他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

回看2024,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

一个国家只有发展,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发展,离不开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习近平主席心系人民,始终同人民在一起。每年新年贺词,他都专门提及“人民”一词。12篇新年贺词中,“人民”一共出现了95次。

他多次强调,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更加铿锵有力:“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同样,“中国”和“世界”在习近平主席心中分量万千。

5500公里,这是从中国最北端漠河,到最南端曾母暗沙的直线距离。

从春意盎然的农田到繁忙不息的港口,从温馨和谐的家园到充满活力的工厂,2024年,习近平主席频繁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考察,累计在国内考察调研超过30天,足迹遍布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

不只是中国本身,习近平主席也重视全球发展。在2024年11月举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他曾强调:“作为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我们应该不畏浮云遮望眼,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扛起历史责任,展现历史主动,推动历史进步。”

在上合、金砖、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双边多边场合,中国都鲜明提出中国主张,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

12篇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的话语中,除了不变的关心,更有不变的信心。

通过分析党的二十大以来的新年贺词,可以看到近三年来,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特别强调了“青年”“振兴”“现代化”“活力”“力量”和“信心”等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近三年词频占过往总词频的比重显著增加,意味着它们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〇二一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及“青年”一词。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更是提及了4次。近三年的新年贺词共提及“青年”5次,占12年以来总词频的83.3%,由此可见习近平主席对青年的重视。

他叮嘱道:“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他还多次提及“活力”和“信心”——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

“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

这都是习近平主席坚定的信念。

为何多次强调?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提及“不确定性”。他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情况,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但这些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

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信心,源于中国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如何前进?

“新质生产力”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同样出现,凸显其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以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习近平主席在贺词里的殷殷嘱托仍在耳畔。

新的一年,我们必将牢记嘱托,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