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1月2日,中石化华中销售分公司驻红安县永佳河镇永河村工作队人员,专程来到彭冲湾,慰问92岁老党员彭志玉,并悉心询问其从1952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直至1985年的往昔点滴,同时贴心叮嘱彭老注意保暖、谨防一氧化碳中毒。彼时,正在洗菜准备午餐的彭志玉热情地与来访者唠起家常,回忆起73年前担任村书记的那段峥嵘岁月。
(在92岁老党员彭志玉家中)
作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文明村,如今的永河村坐落于永佳河镇镇区,地理位置优越,G346国道东西贯穿,S234省道南北联通。村域面积3.542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498户1588人,其中党员48名,村志愿者58名。声名远扬的永河皮子作为国家地标产品,更是让永河村荣获 “天下皮子第一村” 的美誉。
彭志玉虽已年逾九旬,然思维敏捷、谈吐不凡。“1952年,我由当时的小乡青年书记被委派回村担任书记,若问从乡干部到村任职可曾后悔?我作为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党指向哪里,就义无反顾地冲向哪里。”
“咱们村的党支部书记一任一任接续奋斗,皆一心为公、全心为民,73年来,我之后的3名书记都践行了任职之初的诺言,这般73年历经4任党支部书记的坚守,在当今农村怕是极为少见。”
“老书记,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农村主要开展哪些工作?其中最难推进的是什么?又有何事最让您深感欣慰呢?” 来访者虚心求教。
“1952年大旱,组织八阵水车抗旱时,有的未入社农户不愿出借水车,像我湾彭志富家两口人,无儿女,有水车却不借,凑不齐八阵水车,我日夜五次登门劝说,才最终完成抗旱任务。那时农忙务农,农闲修塘筑渠,按挖土每方0.3元计酬。冬闲时,就去熊河村潘家冲山上挖桔梗售卖,开展生产自救,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村干部个个廉洁奉公,分粮食时从不多得半斤。如今,每月的支部党日活动我依旧积极参加。” 彭志玉面带笑容娓娓道来。
一番谈笑风生后告别,众人来到彭志玉口中接他班的河西湾孟广玉家。
(新老村书记在一起)
孟广玉介绍道:“我今年80岁,1985年在担任10年村会计后接任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干到2005年。任职20年,最深的感触是书记必须心系百姓、以身作则,多为群众谋福利。‘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的农村政策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落实关键在农村基层,靠的是基层组织与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村支书履职是否到位,直接关联千家万户的福祉。” 他继而感慨,“过去那种‘一靠辈分大,二靠嗓门大,三靠脾气大’的老套路行不通了。往昔是‘农民服从干部’,如今是‘干部服务农民’;过去是‘要钱要粮要命’,现在是‘给钱给物给技术’。时代更迭,形势变幻,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不仅要当脱贫致富的‘领航人’,更要成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先锋。要凝聚党支部力量,动员群众支持参与,1985年村里办面粉加工厂,1992年办青茶场,后来又建汽车加油站,每办一个产业,都是党支部成员带头集资,就拿办加油站来说,启动资金6万元全靠干部垫资,那时村干部有十人,每人出6000元便凑齐了。这些产业实实在在惠及村民,当时群众除缴农业税外,其它‘三提五统’全从村集体收入中列支,让每家每户用这笔资金投入生产,估计全县那时唯有永河村能做到。”
(永佳河镇多年分工管理党员工作的干部在孟广玉家走访)
当下,与73年前相比,永河村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村组皆成美丽乡村,道路黑化至组,每湾建有文化广场,村中有三处公园,贯穿村中的举水支流鄢家河两岸焕然一新。
从2005年到2016年担任村支书的彭建平和现任村支书的尹章勇,兴致勃勃地讲述着村里的振兴历程。
(石化华中分公司生态园、永河皮子产品)
村党支部书记尹章勇介绍:“如今永河村在振兴之路上大步迈进,为群众谋福祉的途径愈发多元,2023年村级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2023年村里为28位80岁以上老人代缴农村医保,人均400元,2024年又给267名65岁以上老人每人补贴医保费用100元。”
近几年,永河村聚焦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永河皮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 “红色党建” 引领,借助 “金色石油” 即省派央企工作队驻村帮扶之力,赋能 “白色皮子” 领航发展,推动生态花菇、生态农业、野菊花、黄豆种植等 “绿色” 与 “黄色” 产业提质增效,蹚出一条 “红色 + 绿色 + 金色 + 白色” 融合发展、勾勒多彩新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拓宽产业发展渠道,带动村民就近就业致富,绘就强村富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永河村壮丽新画卷。
建强 “领头雁”,开展 “红色党建” 筑牢产业根基。持续推进红色教育,组织重温入党誓词,丰富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好实事。广泛开展党员 “义务劳动” 等志愿服务活动,强化为民服务理念。选优配强 “领头雁”,推选2名85后大专以上学历年轻人进入村 “两委”,大力吸纳经济能人、优秀青年充实班子,积极培养致富能手入党,让村 “两委” 成为乡村振兴的 “指挥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 “引路人”。
夯实 “共建体”,深化中石化帮扶驱动产业腾飞。2021年8月,石化华中分公司工作队入驻永河村帮扶以来,公司上下,从党委书记到普通员工,在党的建设、村庄与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建设、品牌打造及产品销售等诸多方面,与永河村村 “两委” 携手调研、共同谋划、合力建设。驻村工作队扎根乡土,心系百姓,将上级要求因地制宜落实到帮扶工作中。推动公司4个党支部与永河村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充分发挥企地双方优势,协同开展 “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规划联审”“产业联抓”“治理联动”,助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同时,石化华中分公司还联合红安县第二小学教联体永河校区,在叶河村李天焕将军故里设立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公司职员、永河小学师生前往将军故里接受红色教育。
2024年8月,石化华中分公司再派工作队长奔赴永河村,新队长将在走村入户、打造生态园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12月19日清晨,尽管寒风凛冽,气温低至零下,红安县永佳河镇永河村中国石化永河生态农业示范园内却一片火热,乡亲们在农业专家指导下挥锄栽种果树,又一批新 “成员” 入驻生态园。此前,中国石化销售华中驻村工作队协同村委成员,奔赴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实地考察,拜访种植大户,深入了解果冻橙种植技术与市场销售行情,亲身体验果冻橙的独特魅力。经反复交流、审慎比对,与村委商议后决定引进爱媛38号1000棵,丰富生态园果树品类,助推乡村振兴。爱媛38号作为日本杂交柑桔新品种,果形圆润,树势旺盛,易剥皮,含糖量高,香气馥郁,清香爽口,入口即化,备受市场青睐。中国石化销售华中驻村工作队队长曹凯明介绍:“历经三年多努力,中国石化永河生态农业园已颇具规模,特别是永河皮子产业园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工程,成效显著,每日可处理皮子废水120余吨,处理后的废水直接用于生态园内果树灌溉,实现内循环,兑现了‘不让一滴污水排入永佳河’的庄重承诺。后续将以永河皮子产业园为依托,以生态农业示范园为支撑,完善滴灌系统,加速推进永河生物饲料加工厂建设,全力打造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示范园,这里已然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例证。”
(永佳河镇党委书记范小阳看望92岁老党员彭志玉)
“我来永佳河镇工作近半年,通过调研深知永河村73年来四任书记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建强农村党支部,关键在支部带头人。永河村的发展历程值得全镇33个村党支部书记深入思考、虚心学习,为永佳河镇振兴再出发、再奋进注入动力。” 永佳河镇党委书记范小阳由衷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