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前,他们在湖北做手工

2024-12-08 16:00   .

数千年前,有一群远古人


在湖北这片土地上“做手工”

这些造型各异、做工独特的作品

与当今的手工艺人相比也毫不逊色

十分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

一起来看看

老祖宗千年前的“手工作品”


图片


新石器时代文物


玉团凤


图片

图/天门发布


1955年湖北天门罗家柏岭出土。外径4.89厘米。玉环双面雕卷躯凤鸟,眼、羽、冠清晰可见,长喙插入尾羽,首尾相交成环。石家河文化玉器龙、蝉、神人较多见,凤鸟造型极为少见。


玉蝉


图片

图/玉蝉


1988年湖北天门肖家屋脊出土。玉蝉是石家河文化玉器中最多的一种,因蝉能够蜕变可象征再生,古人视蝉为神虫,以用于祭祀。


玉人头像


图片

图/天门发布


1988年湖北天门肖家屋脊出土。肖家屋脊出土玉人头像有十多件,形象与冠饰不尽相同,但全都佩戴耳环,表情庄重,或为用于宗教祭祀场合神人。


陶支座


图片

图/文旅秭归


1998年湖北秭归县柳林溪出土。陶支座是古代人类炊煮食物时使用的一种支垫炊具的器物,以三个或四个为组,分开支垫于釜、锅、罐之类的炊煮器底部。湖北省三峡地区出土的陶支座不仅数量多,仅柳林溪就出土陶支座1000余件,而且形式多样,造型别致,表面平滑规整,花纹美观。大溪文化时期的支座装饰意味日益明显,器表常有戳印、刻画纹样和符号。


彩陶壶形器


图片

壶形器 图/湖北文物


1956年湖北京山屈家岭出土。器高14.7厘米,口径8.3厘米。泥质红陶,高领鼓腹,器身涂有红衣,并施彩绘,是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物。


彩陶纺轮



图片

图/屈家岭文化彩陶纺轮


1956年湖北京山屈家岭出土。直径2.6厘米—5.8厘米,厚0.5厘米—0.7厘米。陶纺轮是新石器时代常见的纺织器具。但是屈家岭文化中的彩陶纺轮却非常特别,它的表面饰以橙黄色或红色的陶衣,陶衣薄而均匀,形体都较扁薄规整。彩陶纺轮不仅是纺织工具,也是精美的艺术品,以纺轮的孔径为中心绘制出漩涡纹、弧线纹、直线纹等图案,这些图案对比色强烈,鲜艳夺目,是原始社会珍贵的彩绘作品。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有许多类似太极的图形,当纺轮旋转时,这些图案就会产生漩涡状的各种视觉效果,除了美观之外,它还会引起视觉眩晕的效果,使人产生神秘的感觉。


“太阳人”石刻


图片



1998年湖北秭归东门头遗址出土。长115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太阳人”石刻图案是刻在一块长方形石条上,石质坚硬,两面平整,正面打磨光滑,线条刻画流畅。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材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立的神人,形体怪异,头顶生一尖角,圆首尖腮,眉弓,双眼硕大,嘴形半月,细颈,平肩,双臂短细,身体上宽下尖瘦长纤细,双腿短小弯曲。神人头顶上刻有23条光芒的太阳,人像腰部两旁分别刻画星辰。神像头顶上的太阳纹居图案首要位置,与神像腰部两边的星辰圆形纹饰相呼应,仿佛相处在同一宇宙中日月星辰景象,烘托出神像的神秘氛围。这幅图案是中国南方迄今所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以太阳崇拜为题材的石刻造像,也是目前在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一件新石器时代的太阳崇拜图像。


人像


图片

图/湖北文物


1998年湖北秭归县柳林溪出土。高4.5厘米,宽1.9厘米。色黑,人像蹲坐于圆形底盘之上,双足合拢,膝拱起,双肘支膝,上有双冠。冠侧有一道刻槽,脑后有两道刻槽,腰部扁圆较细,瞠目张舌,手掌和左耳残。这是目前发现的一件时代最早的圆雕人像,人物造型逼真,神态生动,作祈祷状。也许他正在祈求神灵保佑众生平安。


彩陶簋


1996年湖北麻城金罗家11号墓出土。高15.5厘米,口径14厘米。泥质红陶。器身涂有红衣,饰以点纹、菱形纹、弦纹和二方连续的绹纹。大溪文化少见彩陶,在鄂东地区发现彩陶则更加珍贵。


陶器座


1990年湖北江陵朱家台出土。高48.8厘米,口径27厘米。是目前发现的大溪文化中最大的器座。


红陶铃


1956年湖北天门市石家河三房湾出土。高5.6厘米,口长10厘米,口宽7厘米。泥质橙红陶,器身为椭圆形,顶面有并列两穿孔,可能起穿绳吊挂的作用,器身两面有似饕餮刻划纹。


铜片


1987年天门邓家湾出土。长10.3厘米,宽3.7厘米,厚0.27厘米。石家河文化发现有铜矿石痕迹,这件铜片是目前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所见唯一的金属冶炼遗物。


玉鹿


1988年湖北天门肖家屋脊出土。长6.5厘米,宽5.5厘米,厚1厘米,鹿头以滑石雕制,面部对穿两小孔为双目,又作穿结用。


玉龙


1988年湖北天门肖家屋脊遗址出土,最大径3.8厘米,厚0.8厘米,龙体首尾相卷,呈玦状。龙是中华文化的象征。这种早期的龙的形象是猪嘴蜷躯、有角无足,与北方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极为相似。


玉虎


1988年湖北天门肖家屋脊出土。长2.8厘米,宽3.4厘米,厚1.1厘米,玉石受沁,表面有粉状白斑。虎在中国古代有沟通人神关系的作用。天门市石家河文化中已发现十多件玉虎头像。


陶釜


1983年湖北宜都城背溪出土。高25厘米,口径21.3厘米。城背溪文化流行圜底器,早期釜、罐均为饮煮器,饮煮食物时以石块或支座支撑,后发展为三足鼎形饮器。


刻画符号


1998年湖北秭归县柳林溪出土。位于城背溪文化层。泥质红陶,口沿外侧阴刻斜“田”纹。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刻画符号


为什么他们在湖北创造了这么多“手工作品”呢?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温和。考古发现表明,早在100多万年前,远古先民已在长江中游一带生息繁衍,勤奋开拓,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古朴灿烂的古代文化。


图片

图/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地区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数十处,包括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化石,构成了古人类发展的序列。1956年至1957年在湖北长阳发现的距今约19万年左右的早期智人的牙齿化石,1989年至1990年在湖北郧县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距今约100万年的两具完整的晚期直立人头骨化石,是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已引起海内外学者和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和兴趣。


湖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自成序列,依次为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考古发现重要遗址有千余处


郧县人和郧县人文化

(旧石器时代)


图片

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汉水北岸


1989年5月,郧县博物馆和郧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到郧县曲远河口进行文物普查。当地村民反映,早在1973年—1975年间的开山整地工程中,就发现了相当多的“龙骨”,老百姓所称的“龙骨”实际上就是古生物化石。该地段被当地人称为学堂梁子,位于曲远河与汉江的交汇处。根据线索,工作人员在学堂梁子进行试探性发掘。5月18日,文物普查工作小组在这里发掘出一件被胶结物包裹严实的头骨化石。化石送到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那里,他反复观察化石后说:“这是件国宝!”


图片图/“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


1990年5月—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郧阳地区博物馆、郧县博物馆联合对学堂梁子进行正式考古发掘。6月15日,在距离第一具头骨化石约3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件保存更完好、更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这两具头骨化石被称为“郧县人”


学堂梁子位于江汉左岸、曲远河汇入汉江的河口。郧县人就生活在这一带的高台地,遗骨在地层中埋藏了100万年之久


图片

图/“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



郧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时,保存着基本完整的头颅和面颅,下颌骨缺失。头骨化石虽然在地层中受到堆积物挤压变形,但基本的形态特征很明显:颅顶低矮;眉脊粗厚,向两侧伸展;前额低平,向后倾斜;颅骨最宽的位置在耳孔上方;枕骨不像现代人那样圆隆呈球形,而是明显转折;吻部明显向前突出;牙齿粗壮硕大,臼齿特别宽大。人类学家认为郧县人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直立人郧县亚种。


图片

图/“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


科学家对郧县人的研究分为人类化石、石制工具、动物群和年代学的研究。人类学研究头骨化石是确定郧县人在人类进化中的位置。考古学家研究石器是探讨郧县人生产技术水平。古生物学家研究动物群是推断郧县人的生存时代和生活环境。年代学研究是借助技术手段推测郧县人的时代。综合这些研究结果,郧县人属于晚期直立人。


城背溪文化(新石器时代)


城背溪文化因最先发现于湖北宜都城背溪而得名,距今约8500年—7000年,是目前湖北境内发现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当时的社会形态和生产水平都处于相对原始的阶段,人们的经济生活为稻作、采集、渔猎混合型,石制生产工具简陋。陶器的陶质以夹碳陶为主,含有较多的碳化物。纹饰以绳纹居多,早期为粗绳纹,晚期绳纹较细。多为手制,以泥片贴塑法为主。器形以圜底的罐、釜、盘、钵和支座为代表。城背溪文化的陶片中掺杂有大量稻壳和稻草,表明原始农业有很大发展。城背溪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常见的器物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球等,这些工具主要用于渔猎生产。还发现了牛、鹿、猪、鱼的骨骼,表明渔猎是当时重要的经济形式。


大溪文化(新石器时代)


大溪文化是长江中游一种以红陶为主,并有彩陶和少量白陶的文化遗存,距今约6500—5100年,因最先发现于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镇而得名。分布范围集中于长江中游西段湖北境内。大溪文化渔猎经济比例下降,稻作农业地位上升。遗址中可见猪、狗、鸡、牛、羊等畜禽,以及鱼、鳖、蚌、螺和虎、豹、犀、象等遗骸。生产工具出现了穿孔石铲、斜双肩石锛和石锄等。大溪文化流行陶圈足器。薄胎彩陶和陶器底部的刻划符号最有特色,或为文字的先声。


屈家岭文化 (新石器时代)


屈家岭文化因最先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距今约5100年—4500年,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其分布中心在江汉平原,湖南北部和豫西南一带也有分布。在屈家岭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数量惊人的稻壳,与今天栽培的粳稻品种相近。


图片

图/屈家岭遗址博物馆外景


屈家岭文化陶器早期以黑陶为主,仍有少量朱绘陶和彩陶。中晚期以灰黑陶为主,夹砂陶多为橙黄橙红色,圈足器发达。典型器物以双腹器、壶形器、喇叭形器、觚形器、高圈足杯为典型,并以蛋壳彩陶和彩陶纺轮最具特色。陶器以素面为主,纹饰简朴,主要有凸弦纹和网格纹;彩陶上纹饰主要有平行带纹、弧形带纹、卵点纹、网格纹等,流行晕染法。


屈家岭出土的这些彩陶纺轮,是新石器时代最美的纺轮,数量多,形式多样,证明江汉地区在四五千年前纺织手工业十分兴旺,是当时人们的主要生产活动之一,也是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图/屈家岭文化陶器


屈家岭文化时期出现了一批大型城壕聚落,社会分化、宗教活动等现象渐趋加剧。房屋平面多为长方形,结构有单间和多间分隔式两种,地面多用红烧土铺垫隔潮。墓葬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少数屈肢葬。儿童多用瓮棺葬。城址大多有夯土城墙和护城河。


石家河文化(新石器时代)


石家河文化因最先发现于湖北天门市石家河镇(现名石河镇)而得名,距今约4500年—4000年。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带。石家河文化有规模很大的遗址群,由邓家湾、土城、肖家屋脊等数十处遗址组成。当时的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以各种陶塑小动物、陶人和瓮棺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最有特色。在邓家湾遗址发现了铜片,标志着冶铜业的出现。遗址中出土了较多玉器和祭祀的文化遗存,也有文字刻画符号和城址,出现较多的文明因素,社会似已进入文明时代。


图片



近年来,当地重新开启了石家河考古工作。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新出土大量史前玉器,其精美程度令考古学者和史学家震撼,一度无法相信这些是“史前”的作品。专家认为,石家河玉器工艺水平高超到“令人震撼”,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



图片

图/圆雕玉鹰


湖北天门邓家湾原始社会末期的遗址中,出土了上万件的红陶小动物和红陶人。泥塑的小动物,主要有小陶象、羊、狗、猴、熊、豹、鼠、蛙、龟、鸡、鸟、鹰等,它们各具形态,形象逼真。这些红陶小动物,是当时的泥塑艺术品,它们不仅说明了当时江汉地区有这些动物生存,而且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造型艺术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图片

图/冥想者陶塑

图片

石家河陶塑动物 图/湖北文物

图片

图/陶盉和陶鬶


新石器时代,虽然人们已经开始种植谷物和饲养动物,但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当时人们还辅以狩猎和捕鱼,以弥补其不足。天门邓家湾发现的陶象、熊、豹、猴、鼠、蛙、龟和各种鸟类,应当是作为当时人们渔猎的对象而被塑造的。

来源:湖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