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搭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
跨越千年,这条“路”始终造福各国、惠及世界。
“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完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推进机制”。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对深化三个“联通”再作部署。
十年前,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主席用一则“妙喻”阐释互联互通之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此后,在不同外事场合,习主席多次提出要深化“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部分共建国家基建投资支出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深化合作的“薄弱环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改善所在国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消除制约当地发展瓶颈,还能降低国家间贸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使各国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联动发展。
播放视频画中画
“开港!”就在半个多月前,习近平主席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宣布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钱凯港正式开港。“从钱凯到上海”的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诞生。
钱凯港的开通,将中秘间单程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节约20%以上物流成本,每年为秘鲁创造逾8000个直接就业岗位。亚太地区大量货物在此汇聚、中转。这也让区域互联互通更加紧密,为各经济体创造了更多发展机遇。
△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4日,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的钱凯港开港。这是当天在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的钱凯港拍摄的纯电动智能集卡。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批标志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肯尼亚有了独立以来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蒙内铁路,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成为该国内陆城市连接大西洋的经济动脉,乌兹别克斯坦第一长隧道“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横亘中亚……共建国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畅通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硬联通”。
△ 这是当地时间2021年10月19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郊区拍摄的中白工业园。
在习近平主席心中,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还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
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规则标准在提高开放水平、畅通投融资渠道、便利经贸往来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已与69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113份标准化合作文件,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范围涉及标准规范、税收征管、知识产权、数字信息等多个方面。
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到蒙古国“草原之路”发展战略,从越南“两廊一圈”框架到沙特“2030愿景”,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到非盟《2063年议程》……共建国家的一个个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汇聚成各国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和宗教文化都存在差异,对发展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习主席看来,深化各领域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
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同亚欧非三大洲诸多国家合作建成30余个鲁班工坊,学历教育累计培养学生近万人;推动菌草项目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脱贫、就业、治沙、发电等领域为当地带来巨大改善……一大批民生合作项目、1000余对友好城市、近50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共建国家人民之间情感交流在追求发展的共同奋斗中彼此相通、越走越近。
△ 当地时间2023年7月25日,莫桑比克马普托省皮科科村学校的孩子们站在装有中国援助的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房屋前。
“硬联通”为“软联通”提供基本设施保障与现实基础,“软联通”为深化务实合作提供规则标准,“心联通”则为“软硬联通”奠定了民意基础。三者协调推进,串起国际合作的“共赢链”。
丝路迢迢,通达八方。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唯有不断完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推进机制,才能携手各国共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