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瑞沣“农文旅”融合 带动村民长效增收

2024-08-10 18:47   毛红平

红安网消息  8月9日,湖北省省级科技特派员、红安县杏花乡联合党委副书记、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峰,来到武汉市蔡甸区马赛村10亩连片红安苕基地上,耐心地指导红安苕的控旺、施肥,武汉市台办驻蔡甸区马赛村工作队员们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笔记。

今年6月份,武汉市台办驻蔡甸区马赛村工作队从红安瑞沣购买了3万余株红安苕脱毒苗后,姚峰安排一名科技员到现场指导栽种,一个多月过去后,脱毒苗长势如何?姚峰始终放心不下,决定去现场看一看。

今年以来,红安瑞沣做足“农文旅”文章,通过发挥村两委和村民主体作用,积极谋划好瑞沣农业建设,深入挖掘龙潭寺村本土文化,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农文旅’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实现长效增收。一个“以农为本、以文为魂、以水为链”的“农文旅”深度融合瑞沣现代农业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经过几年的发展,红安县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峰牵头的合作社建立了年产200万香菇菌棒和20万棒菌种的香菇生产基地,年生产鲜香菇320万斤。

2019年,姚峰主动联系科研院所,以县校企联手的方式启动红安苕脱毒种苗的组培,现在亩产2000斤商品性的红苕,产量增加30%以上。华中农业大学蔡兴奎等专家教授以及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常驻基地,针对红安苕因长期种植和无性繁殖而导致的产量降低和商品率低的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对“红安苕”品种进行脱毒处理,年繁育脱毒种苗1亿株。

脱毒后,“紫檀红”品种平均产量达2850多公斤,商品率由20%提升至70%-80%,品质和品相均有提高,累计推广种植2.5万亩,亩增产增收1000元,农民直接增收2500万元。今年,瑞沣打造的红安县红薯科技小院入选全国“最美科技小院”。该科技小院全面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展高效套种技术攻关,使用该技术的田地年亩产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

姚峰介绍,瑞沣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7月中旬,他开发的集瑞沣产、供、销于一体的新型“农文旅”——游仙山庄正式开业。

放眼望去,瑞沣基地里,宽敞气派的香菇大棚,直达田间地头的水泥路,青翠欲滴的红薯苗花、奶白色的香菇、精养鱼池、水中央的小别墅,这些已经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了。如今,再加上这个新型“农文旅”实体开业,把瑞沣农业生产的农副产品直接引进山庄,将农副产品转化为销售商品,提高了附加值,解决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周边的牌坊店村、汪家村、梅英村、龙潭寺村、长兴村在瑞沣就业的固定工就有47人,忙时用工超过220多人。姚峰高兴地说:“积极开展农文旅,带动村民致富,切实把瑞沣农业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我的毕生所愿。”

龙潭寺村二组48岁的脱贫户李秀成,自2015年就在瑞沣就业,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为了帮助李秀成家早日脱贫,瑞沣专业合作社帮忙选址、购种牛,帮忙跑贷款,为她家建起了一个小型养牛场。目前,李秀成湍沣就业,老公姚胜余就在家里经营养殖场。2023年,家里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早就盖起了小洋房,买了小车,儿子去年还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瑞沣成立了农文旅公司后,又帮她家销售牛肉,解决了李秀成的后顾之忧。如今,李秀成逢人就说:“姚总创办了瑞沣专业合作社后,让我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迅速脱贫,让我老公也当上小老板,我们全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真是太感谢他了!”

在合作社的展柜里,有红安苕系列、食用菌产品、水产等70多种产品。每天,通过线上销售达300多单,销售产值在10万元以上。瑞沣创办的产、供、销于一体的新型“农文旅”带动了村民长效增收,一位党员谱写的田园牧歌悄然奏响序曲,老区人民对乡村振兴有了新的期许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