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本色的辉煌延伸

2015-11-11 10:07  

刘华清近90年铿锵有力的人生脚步,具体形象地折射了党和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史,更可贵的是作者“戎马征战七十载”所展示的老红军本色——

老红军本色的辉煌延伸

文/姚柏林

“少小离家闹革命,老来回首述生平。戎马征战七十载,喜看中华民族兴。”

翻开《刘华清回忆录》,老将军那苍劲有力、挥洒自如的书法跃然纸上。非凡的笔力,平实的语言,简洁地概括了刘华清不同寻常的一生。他1916年出生,1929年参加革命,13岁当上儿童团长,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他几乎全部亲身经历,并成为谋划决策共和国军队建设与发展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刘华清近90年铿锵有力的人生脚步,具体形象地折射了党和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史,更可贵的是作者“戎马征战七十载”所展示的老红军本色,是我们今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也是正在进行的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部鲜活教材。

从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刘华清一生岗位变动频繁,任务时常更换,职务有上有下,但他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忠心耿耿,干啥爱啥,实心诚意。他三进海军,创造性地提出了“海军战略”;他二进国防科委,为军队高科技装备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他七十受命担负军委副主席,精心组织和指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等重大行动,开拓性地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军事变革。

13岁踏上救国路

刘华清出生在湖北红安县,大山的艰苦生活,私塾先生的谆谆教诲,父母乡邻的言传身教,使刘华清早早就立下了“平生铁面心,忘家思报国”(宋陆游诗)的志向。1929年他毅然操起梭标,走上了救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鄂豫皖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和“反围剿”斗争,随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后,又参加了东征、西征。抗日战争时期,经历了日军“合围”“扫荡”的残酷岁月。期间曾护送邓小平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工作,自此与邓小平结下不解之缘。解放战争时期,在刘邓指挥下,他作为师旅级指挥员,参加了上党、邯郸战役,挺进大别山,决战淮海,饮马长江,进军大西南。“从战火硝烟里打出来,由枪林弹雨中炼出来”的刘华清,真实地回忆了许多不同样式的战斗战例,这不仅是军事史上难得的第一手史料,更是具体映照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国之心。

上将刘华清“红二十五军一支笔”

上将刘华清,几乎是随着高扬的军旗走过来的,他对军队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最清楚;被称为“红二十五军一支笔”的刘华清,办过红军报,创办军校,留苏深造,出访过许多国家,对军队的改革与建设心里有盘棋。刘华清从院校校长、海军基地司令、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海军司令直到军委副主席,始终坚持贯彻毛泽东、邓小平军事思想,创造了很有特色的务实工作思路。在几十年风雨行程中,呕心沥血,披肝沥胆,奋发进取,鞠躬尽瘁。他乘艇数下南海,对西沙的主权进行了全面历史的考察,提出了西沙设防的具体方案并付诸实施。他经过长时间的调查与思索,首次创立了“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被外国军事家称为“中国的马汉”。他主持军委工作后,强调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等“八大”新的工作思路,为新时期军队履行“不变色”、“打得赢”两大历史使命作出了突出贡献。

71岁上调军委,临危受命,不负厚望

《刘华清回忆录》共21章,作者用了8章的篇幅翔实地记述了他建设军队高科技武器装备的过程。这些章节,读起来更使人生发豪气,顿生敬意。1961年8月,周总理签发命令,任命刘华清为第七研究院院长。此后,这位驰骋沙场,操用武器的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开始了组织和参与研制高新武器装备的宏伟征程。经过千辛万苦,千锤百炼,他组织和领导有关部门自行设计制造了护卫艇、反潜护卫艇、护卫舰、核潜艇、中型驱逐舰、新型常规潜艇,并为中国航空母舰的研制做了具体谋划。刘华清还主持了防空武器、反坦克武器以及其他陆军武器的研制工作,特别是对“歼8-Ⅰ”和“歼8-Ⅱ”的改进和定型,可谓“操碎了心”。“东方红一号”卫星由他谋划奠基,核武器事业由他组织启动。刘华清在制订和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方针中,是一个特别能畴谋、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高级领导者。他71岁上调军委,面对中国军队装备落后的严峻局面,临危受命,不负厚望。

肯说真话,敢驳假话

1989年9月4日,邓小平与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在一次谈话中讲到:刘华清是四方面军的,某种程度上说是比较年轻力壮一点的,身体好,是能听党的话。(见第576页)刘华清“是能听党的话的”表现在诸多方面,读其回忆录,使人感受最深的是他对党忠诚,秉性正直,“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陶行知文集》)整部回忆录,具体记叙了刘华清数十次直言讲真话,于急风暴雨中挺身而出,解救危难,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老红军本色。这里略举数例,可见一斑。

1933年春,刘华清时任鄂东北游击司令部科长。由于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一些人在红军内部搞“肃反”,抓起了许多红军战士。刘华清当即找到领导,据理直言,反对“肃反”,虽然解救了一些同志,但他因此而受冷遇。

1934年冬,刘华清任红二十五军组织科长。一天,政治部主任命令他将程启文等4名红军战士抓起来。理由是他们常在一起说怪话,想逃跑投敌。刘华清说:不能抓,这几个人我了解,我常和他们在一起,我相信他们是不会逃跑的。就这样,避免了一次错误抓人。直到1992年,老红军程启文从湖南专程上北京对刘华清说:“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否则我那时就被保卫局处决了。”

1964年初,刘华清已是六机部副部长兼第七研究院长。当时上级决定国防科研设计部门与国防工业部门合并,他认为这一决定有欠考虑,并先后找到聂帅与罗瑞卿总长,申明不宜合并理由。后经多方努力,部院停止合并。

1967年夏,刘华清面对闹腾的文化大革命,他直言“东方红”卫星计划不能停,虽然冒犯林彪、“四人帮”,却使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

文革初期,刘华清曾遭受错误批判,成了“晾在一边的人。”1970年6月,海军制订《关于海军舰艇十年发展规划的请示报告》,不让刘华清参加。8月,刘华清看到报告后,感到规划只强调舰艇的产量,不讲装备水平质量,居然把早已落后的一些装备列为“五五”科研重点。为此,刘华清两天两夜未合眼,写出了《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洋洋万言,据实论理,指陈弊端,提出建议。9月3日,呈报邓小平和毛主席。9月4日,邓小平即批示:“意见值得重视。”事实证明,《汇报》中提出的建议思路同以后中央军委所做的决策大体一致,许多建议在海军装备建设中也逐步得到了实现。

刘华清坦荡无私,刚毅耿直,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他将大别山人那种“诚其心,正其志,实其事,定其分”(汉·苏悦《申鉴》)发挥到了极致。实人实心,实情实说,实事实干,是《刘华清回忆录》的鲜明特征,也是给我们的又一人生启示。

70余年军旅生涯,娓娓道来

捧读《刘华清回忆录》,一股清新淳朴之风迎面而来。浩浩数十万字的长篇巨著,70余年军旅生涯的丰富经历,被作者用平实的文字和朴实的语句表达出来,不事雕琢,不图浮华,似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与年轻一代促膝谈心,又如一位南征北战的老将军给官兵讲战斗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越看越想看,越品越有味,不知不觉融入到这部回忆录之中,自觉接受到老红军本色的熏陶。

文风朴实的另一表现,是这部回忆录有根有据地再现了我党我军汹涌澎湃的历史印记,讲究字字有根据,句句有来历,言必有本,无征不信。由于作者地位、工作的特殊性,回忆录所叙述的经历,几乎与党和军队70多年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关键时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中国这部革命、建设、改革大话剧中的一段台词、一幕场景、一个人物。作者坚持源流一致,相互吻合,不失偏颇。这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当然,作者在这种“吻合”中也表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创立了加速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观念新思路。作者如此用心讲究回忆录的文风,以“实”为经作纬来构建这部宏篇巨著,这不仅说明刘华清一以贯之的思想作风,更进一步体现了作者的老红军本色。

诚如庄子所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毫无疑问,《刘华清回忆录》是一部蕴藏深厚历史的珍贵典籍,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这就是该书为什么一经问世即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根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