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产“惊喜”藏不住 荆楚大地好物多

2024-02-29 20:38   .

“长这么大,第一次听说家乡还产鱼子酱、冬虫夏草。”


“湖北产三文鱼、南美白对虾这事儿,是不是只有咱自己不知道。”

全国家乡特产“大摸底”,挖掘出众多“隐藏特产”,不少湖北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也被家乡蒙在鼓里”。

作为“鱼米之乡”的湖北,全国餐桌上每7条淡水鱼中就有1条来自于此。除了众所周知的特产,荆楚大地上还蕴藏着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高寒摄

海产品?咱陆地上都能养!

室外寒冬料峭,室内温暖如春,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街惠安大道的海基陆养科技示范园,一个个蓝色的水池整齐排列开来,每个池内住着1万多只南美白对虾。

海里的虾如何在内陆养活?该基地是湖北省最大的“海鲜陆养”基地,采用工厂化海水循环养殖模式,利用智能系统管理整个养殖过程,一年可滚动生产6茬南美白对虾,保证市民餐桌上一年四季有新鲜的海虾吃。

“南美白对虾单池产量超过350斤,累计销售量达50万斤,反响很不错。目前每天都有订单,供不应求。”该基地负责人吴育林介绍。

南美白对虾保鲜包装。武汉市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介绍,海基陆养科技示范园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养殖厂房在2023年年初试运行,建有标苗池28个和养虾池308个,目前已投入使用302个养虾池。一期工程全部投产后,年产量预计超80万斤,产值超2000万元。东西湖区农投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可供应本地市场两到三成的南美白对虾,价格也比外地运输而来的对虾更有优势,通过“公司+农户”形式,该园区正对周边农户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和优质虾苗输出,今后还会尝试更多海洋鱼类的养殖,如石斑鱼等,丰富“海鲜陆养”种类。

事实上,不仅是南美白对虾,过去只有沿海才能养殖的三文鱼,如今在湖北恩施、十堰、荆门、孝感多地实现了规模化养殖。

冬虫夏草加工车间。宜都市委宣传部供图

冬虫夏草?野生变家种!

从肉体的“虫”演变成植物的“草”,冬虫夏草成长过程堪称“神奇”。寄主昆虫、冬虫夏草菌、降水、温度等天然因素均是影响冬虫夏草形成的关键,也因此生态繁育冬虫夏草一度被认为是“天方夜谭”。而在湖北宜都的东阳光生物医药产业园,“天方夜谭”变成了现实。

野生变家种,小虫草撬起大产业。经过260多位科研人员10年潜心攻关,东阳光集团对冬虫夏草生长环境进行了高度还原,通过模拟青藏高原日照、温度、气候等,为冬虫夏草营造一个宜都版的“新家”,建成37万平方米冬虫夏草产业化生态繁育基地,率先推开了冬虫夏草生态繁育产业化的大门,其虫种菌种、外观性状、显微结构、化学成分、滋补作用方面都与野生冬虫夏草高度一致。

人工繁殖的冬虫夏草。宜都市委宣传部供图

曾经只在雪域高原生长的珍品在宜都“安家”,并形成了鲜草、干鲜草、冻干草、含片、美容护肤等冬虫夏草系列产品。冬虫夏草系列产品年产量稳定在60吨以上,价值100亿元以上。

如今,宜都拥有首个生态繁育冬虫夏草产业化基地,截至目前,该地区获得冬虫夏草产业相关专利76项,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

鲟鱼谷养殖车间。望作信摄

鱼子酱?占全球3成份额!

八百里清江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而得名,是长江一级支流,在湖北宜都陆城注入长江。清江水体富硒、水质优良,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宝库。这里水质清澈,水流平缓,常年不高于23℃的水温,为鲟鱼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素有“世界鲟鱼看中国、中国鲟鱼看清江”的说法。

在宜都市鲟鱼谷养殖车间,室内外近500个网格状的鱼池规则分布,欧洲鳇、达氏鳇、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等110万尾鱼正悠然游于池中。

“我们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室内工厂化鲟鱼养殖车间,每年鲟鱼子酱加工产量超100吨,现在我们每天排单1万1千罐以上,供不应求,预计今年产量还将增加50%以上。”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季坚义介绍,鲟鱼素有水中“活化石”及“淡水鱼王”的美称,对水质水温要求很高,而清江正好为养殖鲟鱼提供了优质水源。

湖北产鱼子酱。宜都市委宣传部供图

鱼子酱由鲟鱼鱼卵制作而成,与鹅肝、松露并称为“世界三大美食”,素有“黑色黄金”之称。清江(宜都)鲟鱼谷鱼子酱产品畅销全球,销量占全球3成份额。除传统鲜鱼交易和鱼子酱外,鲟鱼谷研发团队还结合鲟鱼特性,开发出化妆品、皮革制品、生物制品等衍生产品。

作为“世界鲟都”,为推动鲟鱼产业发展,宜都还将新建鲟鱼产业博物馆、鱼子酱体验馆、鲟鱼主题公园、活鱼交易市场、科研基地,配套建设数字渔业中心,形成集养殖、生产加工、旅游康养、科普宣教、休闲娱乐于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相关产业链辐射带动产值过百亿元。

除此之外,湖北还产有灵芝、绿松石、车厘子等“隐藏款”特产,网友纷纷感叹:“湖北,你让我感到陌生,更让我骄傲!”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