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父子与鄂东“红色第一村”的不了情

2023-12-11 15:59   红安县乡村振兴局   李绍伦

青青檀树岗, 依依倒水河。

走进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程维德村,犹如走进一部红色革命史。这里拥有许多鄂东北“第一”的红色故事让人脚步沉重,令人肃然起敬,这里山山水水诉说着徐向前元帅父子不了情。

每逢清明倍思亲。2011年,徐向前元帅诞辰110年之际,“徐向前元帅旧居”及革命事迹陈列馆在程维德村揭牌,徐小岩将军深情致信红安县委——

“欣闻贵县恢复‘徐向前旧居’并举行揭牌仪式,特致函表示热烈的祝贺。

徐向前旧居是我父亲和训宣妈妈共同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训宣妈妈早年为国捐躯,成为共和国烈士,在此表达家人的深深的怀念之意。

徐向前旧居将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旅游的重要场所,让我们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共同建设和谐美好幸福的家乡。

向红安的父老乡亲问好。

向七里坪镇程维德村的父老乡亲们问好,祝乡亲们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历史铭记。程维德村,是徐向前元帅进入鄂豫皖地区第一个落脚的村庄,也是他与革命伴侣程训宣相濡以沫,并肩战斗生活了三年的地方。

1929年6月,徐向前受中央指派来到鄂豫皖,领导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第一站就在程维德村。年底,他与该村优秀妇女干部程训宣结婚。徐帅负伤,爱妻悉心照料精心护理,夫妻感情笃深。程训宣在肃反中被抓,改组派想借机整垮徐向前,程训宣经受严刑拷打,宁死不屈。保卫局将其秘密杀害,年仅22岁。不思量自难忘,爱妻屈死,徐帅愧疚终身,14年过着单身生活。他在回忆录中沉痛悼念程训宣和她在革命斗争中成为烈士的三位哥哥。徐帅一生伺候岳母汪秀芝如亲生母亲,直到老人仙逝,以孝心弥补伤痛,在当地传为佳话。

2016年,徐小岩同王树声大将的女儿来到程维德村,瞻仰了父亲旧居,与村民促膝谈心,合影留念,亲如家人。

程维德村,让唯一北方籍元帅徐向前成为大别山之子。

革命后代、退伍军人、程维德村党支部书记来富贵介绍:“程维德是罕见的英雄村。一村三家满门忠烈,革命烈士达200多人,师长以上的干部有10多位,这些用鲜血书写的红色数字在鄂豫边革命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程训宣兄妹5人,4人为国捐躯,仅剩大哥一人幸存。

与徐帅并肩战斗,“合作得很好,真诚、坦率”的黄麻起义领导人之一,鄂豫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红三十一师党代表戴克敏一家14人参加革命,11人英勇牺牲,2人病故。仅剩戴觉敏一位幸存。

戴克敏的父亲戴雪舫,是鄂豫皖第一任列宁小学校长,为掩护学生转移被敌机炸死。他也是中国第一红色法庭——七里坪革命法庭的第一位法官。

徐帅在回忆这位老战友时说:“戴克敏同志在部队的威望很高,可以说是大家的表率。”

徐向前、李先念、刘华清、洪学智以及郭述申、陈再道、戴季英、张国基等分别为这个革命家庭题词。

在大别山下,流传着一个革命母亲的传奇故事,她的父亲、丈夫、儿子一家人全都为革命作出了牺牲,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她的名字叫兰桂珍,后人称她叫兰大妈。

兰桂珍5岁时,被送往黄安县檀树岗乡程维德湾的程启忠做童养媳,1921年与他结婚,先后生下4个儿子。

她担任过妇救会的宣传委员和妇女队长。她曾被县苏维埃政府称为“支前模范”。她把家里仅有的两亩地换成20斗大米送给了红军,自己却四处漂泊,以乞讨为生。

在扩红运动中,她动员丈夫程启忠带头参军,亲自把丈夫送到招募处报名。

1935年,丈夫程启忠在龙王山战斗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继承丈夫的事业,她又把2个儿子送去当红军。

1937年,兰桂珍又动员程家六弟程启远参加了抗日队伍。

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她又动员五弟程启家参加了解放军,后来,兰桂珍的六弟和五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又先后光荣牺牲。

在残酷的战争中,兰桂珍先后失去了父亲、丈夫、4个儿子和4个兄弟10位亲人,3位被确定为革命烈士。全家11口人,最后只剩下她1个人。兰大妈说:“虽然没有了骨肉亲人,但我的心早已跟革命融为一体,共产党、红军就是我的亲人!”

1979年,4名胸前佩戴着亮闪闪的“勇士勋章”的巴勒斯坦游击队战士到红安参观,她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战士们,临走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摘下了胸前的勋章,双手献给了这位英雄的母亲。

青山处处埋忠骨,在鄂豫边,无数忠魂像连绵的山峰无言地矗立在大别山人民的心中。

1928年5月,红七军和地方党的领导人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徐朋人、戴季英等人,在程维德村清水塘湾后树林中召开会议,决定实行第二次战略转移,开辟两省三县交界的豫南光山柴山保为游击根据地。

一块碑石,掩映在丛山之中,碑石周围那几棵高大的松枫仿佛当年的与会者。全国重点革命遗址保护单位——清水塘会议旧址,它是确立建设第一个鄂豫皖武装割据根据地的重要会议。此次会议是木兰山游击战争的转折点,揭开了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序幕,是鄂豫皖红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29年,程维德村是鄂豫皖第一个建立红色苏维埃政府的村庄,走出了第一任苏维埃政府主席李思禄。

“修复元帅故居,打造红色景点,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守护红色根脉,缔造幸福生活,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程维德村党支部书记来富贵说。

自2020年以来 ,程维德村共新建广场7个,当家塘整治6口,硬化道路3公里,新建生产路14.5公里,小河驳岸1公里。栽种桂花树、红叶石楠、樟树1000多棵。改造旱厕165户,村经济合作社种植野菊花326亩,水稻302亩,农户种植油茶800余亩,板栗600余亩,村集体经济收入26.7万元,2023年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6232元。

程维德村正在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