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11月28日,红安县燃气协传来消息:该协会已对全县11乡镇共14万只气瓶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户户实名登记,气瓶去向精准”的监管。
“气瓶上的二维码相当于给气瓶标明身份证,只要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了解气瓶信息、充装信息、配送信息、安全须知,用完了还可以‘一键订气’,告别以往群众用气的‘糊涂账’。有了二维码,我们职工减少了人工检查检验周期和填写气瓶充装记录环节,不仅方便了老百姓,也方便了企业。”红安县八里湾镇液化气站安全管理员小陈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检查气瓶是否安装二维码时说。
红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作为,通过为气瓶加装信息化标签、建立气瓶质量安全监管系统,从而解决液化气气瓶充装企业安全与防伪问题、财产流失与无法追溯问题、管理效率与成本等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到底数清、状况明。
今年元月起,红安县城乡启用“钢瓶信息化配送管理系统”,通过“智慧监管”,实现对全县总量14万只在册钢瓶拥有“电子身份证”前提下的“一瓶一码”,既落实了对每只钢瓶在去向及安全责任上的全程可追溯,又实现了钢瓶在配送使用上的“户户实名登记,钢瓶去向精准,次次配送必安检”的长效监管目标。
二维码电子标签可实现对瓶装储配站、供应站、送气工等一站式管理,用户可以就近充装、取气。送气时,居民用户应配合出具有效证件的送气工做好瓶装燃气实名制信息登记及燃气入户安全检查。同时,居民可通过手机微信扫二维码,获取自己在用气瓶的相关详细信息。
“从实施情况来看,我县6个乡镇气瓶充装站建立了信息化监管系统,对全县11个乡镇共14万只气瓶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户户实名登记,气瓶去向精准’的监管效果,充装配送管理系统运行良好。”红安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剑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