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杨敬宇,红安县永佳河镇李家湾村人,1955年出生在革命家庭,爷爷杨绍胡是红军。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李家湾大队插队当知青,恢复高考后,外出求学工作并逐渐走上领导岗位。2015年8月,他从武汉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休。
退休后,杨敬宇返乡创业,通过八年奋战,硬是使家乡发生了美丽嬗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他“乡愁添白发,只为故乡红”被广泛称颂,红安县委书记刘堂军在全县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大会上,对其给予高度评价。他不仅为家乡人们所爱戴,还先后两度被黄冈市委授予“一派两聘”先进个人。
“乡愁”感召,游子回乡共建。
难忘故土情,虽然多年来在外学习工作,但是李家湾的山、李家湾的水,李家湾的田间地头,始终牵绊着杨敬宇的心,即使工作再忙,他总是时不时抽空回到村里。
2015年杨敬宇退休了,人生下半场如何才能过得更有意义呢?思乡、爱乡,建设故乡的梦想让他寝食难安。于是他带着全部积蓄83万元毅然回到了李家湾,帮助村里出谋划策、招引项目,重整知青茶场。面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多、资金少的问题,杨敬宇带头主动捐款。在他们的影响下,村里群众积极性提高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西田铺湾的人居环境改造建设中,全村共为美丽乡村建设捐款120万元,义务投工投劳3000多个。
20世纪60年代,一批知青来到李家湾村,开发建设了324亩茶场,杨敬宇曾在这里与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后来,知青返城,茶场交由当地农工劳作和管理,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步荒芜。“树高千尺不忘根,我爷爷是革命烈士,我是名老知青,现在家乡又聘我为村名誉书记,我更要以茶场为载体,让家乡重焕生机。”
杨敬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茶场的产权属于镇村里,杨敬宇的身份是“管理员”,可这个“管理员”比所有的员工都上心。他一年到头扎在茶场,真可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天不到六点起床,剪枝、除草、种树、养鸡、养鱼。几年下来,他已摸清茶叶行情和村情民情,制定了创业扶贫的“三步走”发展规划:重建茶园、恢复生产、修建茶场、种植茶树、挖出空行、整理透光,不仅便于田间管理,而且提升观赏效果,重建茶园324亩成为知青茶场的主业。
知青茶香飘四方。李家湾知青茶享誉湖北,但是没有产业支撑,再美的乡村,也没有生命力的,是不可持续的。“一定要让群众富起来”,这是杨敬宇对乡亲们的承诺。为了发展茶产业,经营好茶场,他多次跑武汉市场,赴英山、五峰县学习取经,同时带领大家扯草砍杂,恢复开垦茶园,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整理出标准化茶园320多亩。并与老君眉茶场签订合作协议,极大提升知青茶种植技术和茶叶品质。2022年5月黄冈市茶产业链现场会在知青茶场举行。
小蜜蜂甜产业。在2017年全县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很多农民都在寻找脱贫致富门路。杨敬宇想到养蜂不占天、不占地、不争肥、不争水,可以通过养蜂带着大家增收。于是,在李家湾村及周边村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带动30多户群众开展庭院养蜂。如今,村民养蜂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已经从李家湾村扩展到全镇,全镇累计养蜂10000多箱。
知青牌红红火火。杨敬宇筹资80余万元,按照“乡村旅游+扶贫+青少年传统教育”的模式,将知青茶场打造成文旅融合示范基地。目前已建有农耕文化馆、知青展览馆、蜂蜜科普馆等,村里10间当年知青居住的、已废弃的房屋也被修复成“知青村”,配备了知青饭堂、知青小屋、知青小卖部、知青招待所等,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2019年全县首届农民丰收节在知青茶场举行,500多名知青和企业家前来参加活动,当天采购红苕、永河皮子等农产品100余万元。如今知青茶场已成功授予3A景区,每年大量老知青和年轻游客到这里来,看知青电影、听知青故事、品味“知青茶道”,感受知青文化,体验知青生活。这里已经成为传统教育网红打卡地、休闲娱乐地、观光采摘地、劳动体验地。
“新风”拂面,乡贤助力村级治理。
党建引领建好自治组织。要实现乡村振兴,既要建新村,还要有新貌,更要树新风。以前李家湾村基本上没有什么精神文化生活,更多的是家长里短、带彩打牌的不良的习气。杨敬宇带头配合村“两委”工作,参与制定了党员公约、村规民约,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七组杨良钊结婚时本打算在县城预订婚宴,村里红白理事会和杨敬宇沟通后,一起上门做工作,最终他在知青茶场农耕馆举办了婚礼,既隆重热烈,又节约了钱。这件事,对全村群众影响很大。现在李家湾村很多喜事、热闹事,都愿意在本村知青茶场办。
共评共议弘扬孝善文化。在村“两委”的倡导下,杨敬宇还积极组织开展“送温暖送健康送娱乐”活动。每年,他动员30多家企业为李家湾村和周边村捐款捐物140多万元,组织武汉市中心医院、医师协会、同济医院医生下乡开展义诊活动,邀请武汉歌舞剧院及民间艺术团队来茶场开展送戏下乡,把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送到乡亲们家门口。
如今,在乡贤杨敬宇的引领下,李家湾村文明新风浸人心,村民都积极参与每年的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实现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村和美的乡村德治愿景。
现在的知青茶场产业兴、人气足,旅游旺,还与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大别山学院、武汉育才小学等23家单位达成协议,共建产学研、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大批学子来此研学且接受传统教育。
茶场每年可产优质茶叶1200多斤,带动周边五百多人就业,年支付采摘费30余万元。
现在,李家湾村每到傍晚老人们就到凉亭上乘凉聊天,妇女们在广场上跳舞,孩子在健身场地嬉戏玩耍,流连忘返,周边环境干净整洁优美,他们享受着共同缔造参与建设的成果,一砖一瓦、一花一木都透露着和谐与幸福。
“我今年67岁,只要身体允许,我将干到77、87岁,为了家乡更美好,我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杨敬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