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夕,郧西当地有放河灯的习俗。
云上十堰讯 文、图/记者 周仑 实习生 姚越 张若暄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随着七夕节的临近,郧西县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凭借一双双巧手,将一块块小小的面团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造型各样的花馍。国家级非遗项目七夕习俗源自郧西县,如今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郧西县举办七夕文化旅游节,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该县着力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以活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七夕文化创造性地转化成地方经济发展增长极。
郧西花馍技艺非遗传承人卢芸正在做花馍。
多种七夕习俗形成非遗文化
随着七夕临近,郧西县花馍技艺非遗传承人卢芸又忙碌了起来,凭借一双巧手,将一块块小小的面团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造型各样的花馍,受到市民热捧。花馍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除食用性外还有很强的观赏性,巧食制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郧西七夕的重要内容之一。
今年34岁的卢芸告诉记者,花馍看着简单,但是工序却十分复杂。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卢芸在花馍制作前都会创作构思,反复研究尝试后,才开始制作。记者在现场看到,卢芸以面粉为料,以手为艺,一块块看似普通的面团,经过揉、捏、搓、拉、盘、剪等动作,不一会儿就变成惟妙惟肖的玫瑰花、福袋、石榴等各式各样的花馍。
同为传承人的陈西霞是地道的郧西人,今年46的她,自8岁开始就开始学习七夕民俗技艺,至今有38年。“请织女”“做花馍”是她最为擅长的七夕民俗技艺。陈西霞介绍,在民间传说中,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请织女需要准备很多道具,八方桌、熟菜、香等,还需要找两名不足12岁的女孩一同完成仪式,主要为祈福之意。”陈西霞说。
2014年,郧西七夕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在这里逐渐演绎成独具特色的七夕民俗文化。自唐宋以来,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请织女、比巧工、做巧食、穿巧针、染指甲、放河灯、听情话、贺牛岁等祈福乞巧七夕民俗仪式在这里代代相传。
郧西有七夕拜织女的习俗。
郧西七夕习俗流传久远、种类最多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中,但当时牛郎和织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而没有爱情方面的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逐渐兴起。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汉代古诗《迢迢牵牛星》中得到展现,汉代前后,牛郎织女坚贞的爱情故事也慢慢被后人传颂,直至今天。
从汉代往后400年的唐宋时期,当时的郧西地域才慢慢开始流传起七夕故事。据我市民俗专家介绍,大约在唐代,郧西就产生了由天河、金钗石(也称转精奇石)、石公公、石婆婆等自然景观而演绎的牛郎织女七夕神话传说故事,因此在郧西民间形成了世代传承的七夕习俗。清同治《郧西县志》记载:“七夕闺阁以瓜果祀牛女,谓乞巧。”乾隆五十七年的《吴川楼先生杂字》中也有对至今仍在郧西民间广为流传的七夕习俗基本内容的记载。
最早的日本诗歌总集《万叶集》中有130余首诗歌涉及七夕。《万叶集》正是诞生在唐宋时期。日本学者曾经实地到郧西考察认为,这些诗歌中所称的“天河”“天汉”等原型与郧西天河有密切关系。
史实资料显示,牛郎织女的形象在西周时期便已出现,爱情故事则主要出于汉代,而牛郎织女所衍生出的七夕故事则在唐宋时期的郧西地界广为流传。相较于全国各地,郧西的七夕习俗最为广泛,种类也最多。
以非遗为契机撬动郧西经济发展
非遗,不仅存在于文化之中,还能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七夕,是十堰非遗传承中最闪烁的一颗明珠。近年来,郧西县连续举办七夕节相关活动,着力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提升非遗保护数字化水平,以活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以活动传承非遗文化,以活动彰显七夕特色,七夕文化创造性地转化成地方经济发展增长极。
打包、装箱、上车……日前,郧西县七夕文化创意生活馆一派繁忙。多年以来,每逢七夕前夕,郧西产喜鹊水杯、文化折扇等与七夕关联产品便成了抢手货。郧西县七夕文化创意生活馆曾创下了单日交易商品超过3000件的纪录。
今年,郧西在七夕节期间,开展公用品牌推广季活动,让七夕文化与地方品牌相得益彰,一批文创、农创、科创产品搭上七夕快车。
旗锣伞扇、八抬大轿、十里红妆……临近七夕,在郧西县观音镇双石沟民俗村,有着红妆之韵、红妆之美的中式婚礼“十里红妆”民俗表演每天都会准时上演。游客趁着暑期晴好天气,纷纷围拢迎亲演出队伍,近距离感受特有的七夕婚俗文化。据统计,每年七夕节前后,都有数十万游客涌入郧西,在这里真真切切感受一次七夕文化。
经过多年努力,以七夕习俗为首的郧西非遗项目正焕发新的生机,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郧西县登录入档的非遗资源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技艺、戏曲、民俗等十大类1000余项。“天上七夕人间郧西”早已成为无数人向往的爱情故里。关于非遗七夕的故事,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续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