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时候,问题总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来检视发现自身不足,做到知耻而后勇。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9年6月24日)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即君子要时刻检视自身,好像常有过错一样。言外之意,修身律己、省察克治不是一两天的事,而要成为时时处处的自觉。这句话出自一本古代典籍《亢仓子》。
亢仓子,春秋时期陈国人,相传是老子的弟子。他认为,对于自身缺点,“贤者见之宽恕而不言,小人暴爱而溢言,亲戚怜嫉而贰言”。自己有了过失,别人未必能发现,即便察觉到了也不见得会说出来。这时,主动的“检身”就格外重要了。
道理人人都懂,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时刻践行。孔子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见不贤而内自省”,但他也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意思是没见过有谁能意识到自身错误而深感自责的。可见,遇事克己自省、直面己过,并不容易。
一个人能否检身,别人不大知道,外界也没法强求。每当独处一室,能不能自我剖析、反躬自问?可不可以做到不对自己隐瞒、主动查找并纠正错误?如是种种,全都“存乎一心”。
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从天竺山上带回两块石头。一天,他在把玩之际忽然醒悟:如果游玩之人都随手拿走几块天竺石,那天竺山岂不要被掏空?他写下一首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君子检身”贵在主动,难在自觉。杭州任上,白居易政绩斐然,他兴湖筑堤,引水灌田,植树成荫,造福百姓。按理说,留下区区“两片石”以作纪念,实在算不上什么事,而他却能自我审视,认为此举有伤“清白”。这种自责、自省、自警的态度,令人敬佩。
古往今来,许多先贤都注重“吾日三省吾身”,视之为提升自我的有效方法。春秋时期,晏子曾以弯曲且布满疙瘩的木头自喻,认为只有经过“劈、削、刨、锯”后方能成材。同理,每个人也应当下一番日省月修的工夫,及时给自己“修枝打杈”。
北宋宰相文彦博留下了“数豆修身”的故事。文彦博自幼聪慧过人,但因为顽皮常惹祸犯错。于是,他准备了两个瓷罐,做了好事就往一个瓷罐里放一颗红豆,做了错事就在另一个瓷罐里放一粒黑豆。慢慢地,红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他以此诫己立身,终成一代名相。
他人的批评提醒固然可贵,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因。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写道:“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如果只见他人不是、无视自身不足,就会陷入自我满足、自以为是的怪圈,更别说有所提高了。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古人认为,能够正视自己不足的人就称得上是君子。今天的党员干部,也应有“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自觉,把自省作为一门必修课。
来源:学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