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从打赢蓝天保卫战到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总书记的话,句句说在老百姓的心坎上。让我们跟着卫星视角,看这些年我国各地的生态之变。
【总书记这样说】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数据看变化】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新时代十年来,治污攻坚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中国成为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到1%以内。
【地方生态之变】
2023年跟2012年相比,在济钢总厂旧址上,翠绿的中央森林公园代替了旧厂房。
2017年,山钢集团济钢集团有限公司(原济南钢铁总厂)关停全部钢铁产线。随着济钢等企业的绿色转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渐渐摆脱雾霾困扰,蓝天白云越来越多。
【总书记这样说】
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数据看变化】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一条条河流、一个个湖泊变了模样。2022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升至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1.9%。
【地方生态之变】
2023年跟2013年相比,太湖蓝藻面积明显变少。
新时代十年,太湖水质稳定保持Ⅳ类。15条主要入湖河流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其中4条达到Ⅱ类。2022年,太湖蓝藻发生次数、面积、密度均为2016年以来第二低值,异常水体发生次数为近10年来最少。
【总书记这样说】
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数据看变化】
2019年,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施行,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多年来,我国建成涵盖8万个点位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源头整治”与“安全利用”双管齐下,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90%。
【地方生态之变】
2023年跟2015年相比,贵州毕节金沙县白坪村周边山体植被更丰富,森林覆盖率提高。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白坪村,30年前遍布大大小小硫磺厂,一些土地含硫指标严重超标,周围农民种的庄稼受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13年以来,经过多年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白坪村现在森林覆盖率达到75%,发展了8000亩中药材种植,“硫磺矿区”逐渐实现从“黑色印象”到“绿色基调”,从“矿区伤疤”到“中药材园区”的转变。
【总书记这样说】
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数据看变化】
截至2021年底,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现象基本得到管控。2022年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各地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地方生态之变】
2022年跟2013年相比,在河流弯曲处不少平房变小楼,下姜村村容村貌改善。
得益于“千万工程”的指引,这些年来,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从“穷山沟”变身“绿富美”,走在村里,但见远山含黛、溪水潺潺,石板路一尘不染,一栋栋小楼参差错落。目前,下姜村森林覆盖率超过90%,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希望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不只一次这样深情讲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