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人生不言悔 安全摆渡四十年

2023-05-12 10:17   红安县七里坪镇人民政府   陈琪 赵炳长

红安网消息   石和良出生于1963年5月,是红安县七里坪镇石家咀村郭家埠渡口管理员,1980年高中毕业回家后务农,从1982年开始,他义务担任郭家埠渡口摆渡员。从最初的坐一个人的小木桷,到坐两人的小木船,再到2007年换成机械船。四十年风里雨里,服务两岸村民数万人。

红安县郭家埠渡口位于七里坪镇西南部石家咀村,1979年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2007年创建全市“达标渡口”,是倒水河两岸老百姓出行、学生上学的主要途径之一,惠及石家咀村9个自然湾,7个村民小组,1100余人,每年渡运量累计超过10000人次。

2016年,红安县经历特大洪水、河水暴涨,倒水河两岸的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六组80岁的村民李作厚行动不便,一家四口被洪水围困,屋内积水达1米多深,石和良同志凭借自己精湛的渡运技术,与村两委一起“三进三出”,将李作厚一家四口及生活用品、粮食物资等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还没来的及松一口气、歇息一下,就接到村民石理友的求救信息,石理友一直居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面,随着水位的不断上升,随时有垮塌的危险,石和良在水深浪急的洪水中,披波斩浪,迅速将渡船渡运至石理友家,同村民一道快速转移了石理友全家及生活物资,顷刻,石理友的老旧房屋就被洪水吞噬,大家不禁为之一颤,幸哉!汛期百余个日日夜夜,石和良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主动承担起抗洪抢险重责,累计转移受灾群众三百余人,运送物资几十吨,有力保障了倒水河两岸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石和良同志不仅仅是一名“义渡”渡工,更是一名护河“匠工”。他放弃与子女一起进城居住、颐养天年的机会,依旧居住在渡口附近的老旧房屋,并将自家责任田与村民调换至渡口渡亭附近,生活在渡口,劳作在渡口,服务在渡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初心”。渡口渡亭及坡道昼夜温差大、湿气雾水重,每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石和良就走出家门到渡口开始打扫渡亭、坡道的垃圾,清除渡船甲板、座椅上的水渍,这既是摆渡前的首要工作,也成了他摆渡前的规定动作,在他看来,清扫干净岸边,为来坐船的人提供一个舒适又安全的环境他责无旁贷。

石和良同志四十多年如一日,每天巡河、清河、护河是他必做的功课,随着城镇化、村镇化建设,生活垃圾骤增,严重影响倒水河及周边环境卫生,石和良同志及时购置垃圾回收器具,一桶又一桶、一船又一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全身心的呵护保护这条河流。

2021年8月,万田畈村村民邹其明意外落水失踪,正值汛期,河水暴涨、水流湍急,年近六十岁的石和良完全不顾水情变化无常、天气高温难耐,主动担负起搜救打捞责任,驾驶渡船连续两天对石家咀村10余公里的倒水河进行全方位搜寻,挂浆与动力挂机均不同程度损毁,每天都是连夜赶往镇区购买配件和柴油,耗资2000余元,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搜寻到邹其明尸体并打捞上岸,让其家人得到安慰,更是得到了当地村民一片赞扬。

石和良同志不仅义务摆渡、守护河流,还是全体村民公认的“守护神”“贴心人”,从眉清目秀的青年,到满脸沧桑的老年,由青丝变银发,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变的“初心”。

随着现代化建设,倒水河两岸的桥越架越多,渡口越来越少,乘坐渡船的人也越来越少。曾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停歇下来,石和良认真地说:“如果我不摆渡,还有谁能来干这个活儿呢?再说,我也放不下手里这舵。”幸好爱人吴友梅非常支持他,还时常替他摆渡,她说:“我家老石从不计报酬,现在国家每年补贴3000元燃油费,但他还是坚持着干,始终放不下。”

石和良的父亲曾对他说:“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踏踏实实地干下去,要把自己的渡船当成两岸老百姓的船,给他们及时行便、做好服务。”为了实践对老父亲的承诺,他一直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几十年来,从来没让任何一个渡客滞留在渡口,哪怕再晚也要送到位。1989年、1991年被黄冈市交通运输局评为“先进渡工”,1990年郭家埠渡口被黄冈市交通运输局评为“先进渡口”,1992年郭家埠渡口在湖北交通报上荣登“光荣榜”并被评为全省标准的乡镇渡口,2022年石和良被七里坪镇党委推荐为第七届黄冈市、第四届红安县道德模范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