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项目建设 提升城镇品质 红安县城关镇跑出房屋征补“加速度”

2023-04-24 15:51   红安县城关镇   黄喜林

红安网消息     黄麻纪念园游客中心综合体项目建设,不仅能提升城镇“品质”还能增加景区“颜值”,为推动红安打造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4月11日上午,黄麻纪念园征补工作动员会召开以来,红安县城关镇上下齐心、凝心聚力,迅速成立了征补工作专班。以“快、准、实、好”的扎实作风,在这场名为红色旅游发展、美丽城乡建设的攻坚战中跑出了城关“加速度”。

组织领导强有力  一线督导不停歇

为高效推进房屋征补工作,县领导多次到现场督办指导拆迁征补工作,详细了解拆迁人员安排和责任分工以及拆迁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堵点。县领导充分的肯定了城关镇工作专班的主动作为和服务大局精神,同时指出:黄麻纪念园创5A景区对红安具有重要意义,红安的干部在干,红安的先烈在看,城关镇必须拿出最硬的队伍,得最硬的任务,攻克最难的问题。

镇党委书记、镇长任总指挥长,分管副书记任现场指挥长,房屋征补指挥部每天科学调度,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上下沟通协调,最终与14户拆迁户、28户租户达成补偿协议,于4月23日完成搬迁、房屋整体拆除。



拆迁专班不畏难   日夜入户解民忧

自房屋征补工作动员会召开后,城关镇成立了以党委班子成员、脱产干部、财政所和13个社区干部组成的60余人的征补工作专班。每日入户对所包保户做政策解读,并认真听取拆迁户和租户的诉求,对符合补偿标准的,按照政策法规给予相应的补偿,对超出法律和政策法规范围的,深入细致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征补专班按照统一部署,坚持一线担当作为,镇党委书记全程督办,党委副书记、镇长、分管副书记每天召集城区总支及社区保包干部早8点集中,晚上8点分析研判,逐户入户逐户座谈逐户剖析经常讨论研究到凌晨2点。包保干部入户宣传动员,与群众面对面谈家常、讲政策、听诉求,晚上征补户休息后再召开碰头会,返程时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特别是南门岗社区“两委”干部始终冲在一线,针对复杂的情况,日以继夜的做工作,不到最后一刻不放松,不到最后一步不撤人。


社区干部做表率 我是党员我先搬

“我是一名社区干部更是是一名党员,我必须无条件先搬迁全力配合拆迁工作”单红传说道。

在14户拆迁户中,南门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单红传家就是其中之一。单红传在社区工作有10余年,在社区平时工作中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

2021年10月,单红传就听说自家房屋要被征收,而他家四楼是在当年7月份一次性与租户签订的三年租房合同预收了3.6万的租金。在听说房屋要被征收后,他为了顺利拆迁,也为了免除租户的后续麻烦,就主动联系租户退回租金,恳请租房另寻住处,之后一年多以来就没有再对外出租。

4月12日,工作专班入驻的第二天,他就主动搬家、签订征补协议,配合拆迁。在评估过程中也没有提任何要求,舍小家顾大家。成为本次房屋征补中搬家、签协议第一家。

搬完家后,单红传并没有松懈,而是继续入户做其他拆迁户的工作。他的侄儿单华常年在外,由于工作原因,这次拆迁也没有回来。也是单红传积极电话沟通宣传征补政策,全力协助,在他的劝说下,单华成为本次征补工作中搬家、签协议第二家。还有他的一个堂兄弟,也是他去解释征补政策,分析红色旅游的发展,最终也顺利完成拆迁。在此次拆迁工作中,每一户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正是单红传的身体力行、带头搬迁,其他拆迁户也纷纷签订了征补协议。


居民群众讲大局  个人利益放一边

此次征补政策是一楼商铺、二楼按经营性用房标准补偿,三四楼按住宅标准补偿,同一面积二楼和三楼价格相差甚远。而这14户拆迁户中,有这样一特殊情况。 拆迁户秦素莲与其邻居鄢某于七年前自愿达成互换楼层房屋使用协议,秦素莲得二楼两间,鄢某得三楼两间。达成口头协议后,各自装修各自使用。如果没有此次拆迁会一直使用。

而当本次征补工作来临后,根据补偿标准核算,二楼和三楼补偿价格相差9万多元,面对巨大的补偿金额面前,秦素莲在得到消息后,当场表态,主动把二楼差价9万多元,还给邻居鄢某。

“要说我家是14户中最缺钱的,但不能因为我们的小利益影响这次拆迁。”秦素莲说道,原来,5年前,其丈夫因病花费了80余万元而欠债,其子单晶至今每月还在还债。正是她家这种不讲个人利益、顾全大局,令人感动,用实际行动支持拆迁工作,让拆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经过12天的不懈努力下,城关镇圆满完成14户拆迁户28户租户的房屋征补工作,4月23日整体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