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的“大学村”

2023-03-20 20:40   红安县融媒体中心   辛万万

红安网消息 “知识改变命运”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格言。红安县华家河镇大学村一直保持着浓厚的读书和教育氛围,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学”村。

“刘畅这个学生是我亲手带的,她不仅自己好学,还关心其他小孩,来进行补课……”走进红安县华家河镇大学村村史馆,馆内励志标题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墙上的“精英学子榜”最是引人注目,上面写满了历年来村内考取大学的人员名单,吸引了不少老师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我们村里提供的既有精神上的,还有经济上的一些支持,让我们学习的道路更加的通畅。要学的东西是日益递增的,所以我们要持续学习,不能放松懈怠。”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刘世缘说。

刘思富是华家河镇一名退休教师,从教有三四十年,他总是教导自己的学生,日子再苦再难,都要多读书、读好书、安心读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农村。他说:“我用个人的经历,要求我的学生们要多读书,他们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做的。大学村这个小村出了一百多个大学生,这是和村两委以及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华家河镇退休教师刘思富说。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学生刘广缘说:“读书对于农村人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只有好好读书,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才能在社会上闯荡。”

华家河镇大学村全村约250户,近1000余人,通过近几年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教育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大学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对子女的教育也比较重视。“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我们就让教师上门单独辅导,有些家庭比较困难的,把情况介绍给一些企业老板、单位的领导,给予一定经济上的支持,让孩子们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华家河镇大学村村主任刘辉齐说。

据统计,1979年至2022年,华家河镇大学村共有172人考上了大学,原本小小的穷山村,变成了“凤凰窝”“大学村”,家家户户都有大学生。“我们深知学业非常重要,无论哪个年代,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们大学村有这样一个好的传统、好的榜样,我们将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家庭困难学子渡过难关。”刘辉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