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建设山青水秀新吊桥 记红安县七里坪镇吊桥村党支部书记——李友花

2023-03-05 22:09   红安县七里坪镇人民政府   赵炳长 胡振杨

红安网消息  在红安县七里坪镇,当地老百姓们会说:吊桥村是环境之美、生态之源、村民纯朴、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鄂豫民俗文化的宝地。近三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在全镇综合实绩考核中连续位居第一名。3月1日,我们驱车30多公里前往吊桥村,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友花进行了采访,探寻工作经验。

七里坪镇吊桥村位于檀树岗水库库区,与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陈店乡山水相连,全村版土面积2.8平方公里,有4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湾,总人口720人,耕地面积572亩,山林面积2700亩,党员42人,村境内有小二型水库木城寨水库,水域面积达到600亩。

历史上吊桥村是鄂豫民俗文化的交汇地,吊桥城四周挖有壕沟,利用吊桥出入,相传官商名流到吊桥城拜访,要通过接官厅,并且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按休息的礼仪接洽。村内至今还保存着城门和下马石。

今天的吊桥村是春采青茶,夏有水果,秋有红苕、花生、水稻,村民安居乐业的文明村,谈到这些变化,村民们打心眼里点赞,前几届村“两委”班子还对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友花赞赏有佳。

李友花,1980年出生,2017年入党,2015年在檀树岗民办幼儿园的任教她当选为吊桥村妇联主席,高中毕业的她工作大胆拔头筹、爱岗敬业、责任心强。2021年,村“两委”换届,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爱岗敬业  敢争一流

李友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按照七里坪镇党委的工作要求,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抓好党支部自身建设,把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牢牢抓在手中,经常性邀请在外工作的党员干部、乡贤回家参加村的各项活动,重温村史。组织党员到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七里坪镇党员政治生活馆重温入党誓词,铭记红色誓言。并请镇红色故事宣讲团到村宣讲,激发了全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受到了村民和党员的拥护。每年全镇党建工作考核,吊桥村都排在全镇第一方阵。

改变面貌  问计于民

在改善人居环境,开展乡村治理,改善基础设施上,李友花坚持问计于民。吊桥村山水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是财富,风景宜人,四个自然湾有山、有水,如何在保护利用上做文章,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李友花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建立了村民理事会、乡贤联谊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摸索出了“选代表、问需求、议方案、定事项、评效果”的工作方法。近两年来,全村共硬化通组公路2公里,发展油茶500亩,鼓励本村能人方福建流转200亩土地种植水稻、红苕,戴向阳承包荒山种油茶,发展生态农业。今年开春,又引来新县陈店乡能人高小华承包本村闲置土地100亩种优质水稻。全村处处呈现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元,2023年有希望突破30万元”李友花充满信心地说。

既要做村民主心骨  又要当好当家人

“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既是吊桥村的主心骨,又是村民的当家人。”李友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日常工作中,她把村里的各项工作当头等大事,村民的每一件小事当重要事,以“五治”工作法推进了文明乡村建设。

一组村民汪和梅是低保户,一个智障儿子被小儿子带到了广东,她一人在家,李友花把她当自己的亲人看待。每星期要去她家一次,平时责责买米、买油、买药,帮她洗澡、洗衣服。汪和梅逢人便说,友花待她比亲生女儿还要亲。村妇联主席蔡琴说:“李友花书记平常非常细心,全村的困难人群、邻里关系她都装在心上,村民对她充满敬佩。”

春来天地阔,奋进正当时。李友花正带领全村700多名村民,用青春的脚步、智慧的汗水谱写着立志建设山青水秀、幸福生活的新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