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新问题不断显现,家事纠纷案件数量逐年增多、案件类型复杂、处理难度加大,对专业化审判团队的需求日益凸显。为此,红安县人民法院按照一庭一品的特色要求,将占店法庭设立为“家事法庭”和“妇女‘维’家”的阵地,专业化审判解锁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和”字密码。
前不久,占店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该案中,原告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经公告送达未到庭。类似这种家事纠纷案件,占店法庭平均每周开庭审理三件以上,庭前法官针对他们日常家庭生活中出现的矛盾予以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双方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对于双方无法达成调解意见的则开庭审理并依法判决。
“我们占店法庭主要的特色就在于就是审理家事纠纷,在平时的日常工作当中,我们也特别注重家事纠纷案件的审理的效果,在这个案件的类型当中,我们离婚纠纷的案件占到了70%,抚养纠纷的这种类型的案件达到了20%,赡养纠纷的案件占到了10%左右。”占店法庭庭长文娇介绍说。
针对辖区婚姻家庭纠纷引发案件较多的实际情况,占店法庭不断探索创新多元化解家事纠纷机制,弱化传统审判法庭的“对抗式”特征,以“会客厅”式调解室打造柔性诉讼环境,突出家事审判中“家”的温馨,把矛盾纠纷处理在法庭、调处在基层、解决在当地,促使许多濒临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维护了辖区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我们在日常村级纠纷的时候遇到矛盾纠纷,有些遇到不懂法律的时候,及时与占店法庭沟通,能及时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矛盾没有走出村。”高桥镇长丰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满红说。
“今年以来我们依托妇女维家的这个阵地,与我们镇的综治中心,各个村建立了一套联动沟通的机制,通过开展一些法制进校园,进村组的一些活动,通过也采取了一些这种座谈会,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让我们的这个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文娇说。
占店法庭的家事审判不仅有“柔”的情怀,也有着“硬”的担当。今年7月,女方诉男方离婚纠纷一案在占店法庭开庭审理。审理过程中,法官了解到被告监护人男方不仅殴打孩子,还散发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言论,导致孩子存在惧怕心理,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让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占店法庭及时发出全县首份“家庭教育令”,督促家长“依法带娃”。
文娇介绍:“孩子满了8周岁的时候我们是要征求孩子的意见的,我们发现孩子一提到跟他的爸爸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他就会有这种紧张哆嗦。如果说孩子有这种不符合他的要求的,孩子的爸爸就会对孩子进行打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发布了全县的首份家庭教育令。通过在案件的审理过程当中,我们更加注重细节的处理,希望让我们的妇女和儿童能够得到更多的权益的保护,让我们的司法更加有温度。”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谐、幸福美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设立为“家事法庭”以来,占店法庭共审结家事纠纷案件318件,今后也将在优化家事审判模式的道路上,持续以温情司法守护万家灯火。
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是推进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县人民法院占店法庭庭长文娇表示将紧扣法庭工作新任务和新要求,大胆探索创新深度参与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奋力谱写法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