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今年以来,高桥镇占店村坚持“村两委决策、组(湾)谋划、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以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治理为突破口,从拓宽道路、塘堰整治、污水处理等重点工程入手,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打造美丽宜居的和谐乡村。
“过去这里道路狭窄,坑坑凹凹,一到雨天,污水都流过来了,路也好窄,只能过一辆车,当家塘更是污水横流,蚊绳乱飞,现在路宽了,塘里水清了,我们都能在自家门前、小广场纳凉。”占店村老街居民江继元说道。
占店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其中一组处于原镇区中心街道,被当地居民称为“老街”。村“两委”按照“点子群众出、方案商议定,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工作方案,率先在老街一组开始试点。
今年年初老街居民的“场子会”上,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让群众当主角,让群众商议如何把道路改直加宽?如何把占道的院墙及杂物间拆除?如何在有限的老街里建小广场?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激烈讨论中,曾经困扰村“两委”的老大难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
年过八旬的烈士遗属吴吉宝第一个带头表态:“修路是为了方便我们出行,我那个储物间要拆我没有意见,也不要村的一分钱,我年纪大了,就当我出了义务工。”
靠卖豆腐脱贫的吴志刚,因为做豆腐需要扩宽了自家院子,如果道路改直,就需拆掉大部分,看见吴吉宝老人主动拆除自己的杂屋,他深情地说:“过去我是一个贫困户,是党的政策帮助我脱了贫,我没有忘本。明天我就按村里规划拆除院墙和灶台,石头拿去填土方,同时我出7个义务工,施工队开水我包了”。村民一个个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贡献自己的力量,场子会开成了“献策会”“共建会”,完成超出预期效果。
党总支书记夏建元见大家热情很高,高兴地说:“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只是道路改造和当家塘整治,目前还存在......”,话还没说完,70岁的郑姣娥站起来说:“是不是还存在资金缺口?我一家有三个是党员,作为党龄己满五十年的老党员我不带头谁带头?我捐3000元”。一场“场子会”下来,当场就认捐了2万元,义务出工大约230工。
在村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150天的紧张施工,1组顺利完成700余米的道路拉直、路肩水沟和下水道建设,同时改造了门口景观塘,修砌驳岸150米,清除污泥800立方。如今当家塘的水清了,有人主动申请承包养鱼,在劳动致富的同时,也为村集体带来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继续组织召开场子会,组织村民就老街后续的维护管理工作进行讨论,村民们商议决定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自己负责,公共区域的卫生由沿街居民轮流组成卫生志愿队进行打扫。
在村民们的共同参与下,村“两委”自筹资金约30万元,建起了“中心书屋”“童伴之家”等配套场所,村民们感叹到,“村里山青水秀,空气好,设施全,年纪大的可以在广场跳舞,细伢既可以看书又有地方玩,回来住的人越来越多,一点不比城里差!”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辉洒在宽阔的马路上像镀上一层淡薄的金边,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有的老人在院子里、在塘岸边悠闲地打着蒲扇,儿童欢笑嬉戏一旁,美好的乡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