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日,红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红安县消费者委员会发布“6·18”网购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网购要科学理性,谨防消费陷阱。
警示一 摸清优惠“套路” 谨防被“忽悠”
“6·18”期间,各家电商纷纷打出促销牌,秒杀、打折、红包、优惠券、预付定金直减等不停歇。然而,部分商家玩起“先涨后降”的套路,部分商家借促销表面让利实则清库存,甚至出售质量较差的商品。此外,部分商家的预付定金直减的活动,消费者需提前支付定金,如未支付尾款则定金不退。
消费提醒:面对商家的各类促销活动,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购物,避免因冲动消费落入商家“套路”。对于“先涨后降”的消费套路,消费者收集证据材料后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此外,消费者一定要看清并区分“定金”和“订金”,了解预售规则及时支付尾款,定金一旦支付不可退,而订金原则上可退。
警示二 社交拼购有风险 下单需谨慎
“6·18”期间各家电商的拼团促销活动此起披伏,也良莠不齐。拼团的价格往往低于一般销售价,消费者容易冲动消费,容易买到质量不符合预期的商品。而拼团是出于某一特定目的而临时组织的松散团体,拼团交易成功后就分散,售后一旦出现纠纷往往就难以再组织起来维权。
消费提醒:消费者在参加拼团购物前最好仔细查看商品介绍,包括发货时间、退换货服务等,尤其是购买一些大件商品、贵重商品,以防由于售后服务不完善带来不必要的购物纠纷。提醒消费者尽量选择大型、靠谱的平台进行拼购。
警示三 电商专供有猫腻 小心被“套路”
“6·18”期间,电商专供的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一箱同品牌的纸巾网店便宜一二十元?一件同品牌同款的服装网店价是实体店价的三分之一?这背后是品牌“电商专供”在“捣鬼”。“6·18”电商大促期间,品牌商品成为消费者购买的主力军,然而被打上“电商专供”标签的品牌商品消费者需谨慎下单。
消费提醒:在产品质量上“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实际上“电商专供”商品一般是价格较低而品质稍逊的商品,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警示四 特价限购 数量与实际不符
“6·18”电商年中大促马上开启,有消费者反映某些商家推出特价限购的活动,商品页面表明特价商品限购100件,但实际却是,消费者成功下单一件后,商家以库存不足等理由拒绝消费者再次下单。
消费提醒:商家以特价限购吸引下单,实际可购买数量与宣传不符的,涉嫌虚假宣传。对于特价限购数量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消费者应及时向平台方举报。
警示五 警惕发货陷阱 避开物流高峰
“6·18”期间,一波又一波的促销活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给商家和物流带来压力。商家的发货能力有限,面对大量的订单压力,发货慢也将影响用户体验,部分打着“闪电发货”的商家也不能及时发货。
消费提醒:节日购物消费者需做好物流滞后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些急需的商品,提前咨询商家发货时间,对于一些食品类、易腐易坏类商品,最好避开物流高峰,而签收时先验货后签收。
警示六 了解退换货规则 注意售后时效
“6·18”期间,由于订单量大增,商家在商品检查等方面容易出现疏漏。不少消费者在退换货时往往会遇到这几类问题:商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售后因没有证据,客服多次推诿不作为导致商品过了7天,之后告知已过退货周期不予退换货;商品本身有问题,退换货却仍需支付运费等。
消费提醒:“6·18”期间消费者下单前应仔细了解商品的退换货规则,对于《消法》规定的生鲜易腐、定制等商品以及商家明确规定不能退换货的商品,谨慎下单。遇到客服推诿不处理的,可向平台举报或者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警示七 提高信息保护意识 切莫随意“授权”
随着移动购物的发展,多数消费者习惯通过APP下单购物。对于一些从未安装的电商APP,在下载安装时往往会跳出多个对话框,而消费者一般都不会仔细查看条款内容,直接点击“同意”或“是”。商家的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给消费者的隐私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近年来信息泄露事件屡屡发生,而App过度索要授权是个人信息泄露的导火索之一。
消费提醒:消费者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应从正规渠道下载APP,一定要通过应用商店下载而不要通过网络搜索下载,防止落入山寨APP陷阱。如果发现APP过度获取或者非法获取隐私信息,对个人信息安全存在威胁,第一时间截图并保存凭证,并立即向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警示八 小心各类诈骗 不要被“钓”钱
“6·18”电商大促期间无疑又成为了各类诈骗活跃期,各类诈骗如钓鱼木马、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消费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以防落入陷阱;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重要信息;货到付款包裹,要先验货再付款签收;遇到商家虚假促销、霸王条款,以及遭遇各类诈骗陷阱的,消费者可向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和维权平台进行投诉,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警示九 量力而行 理性消费
“6·18”期间在电商各种花式活动宣传下,消费者容易冲动消费。很多消费者往往在大促期间就购买了超过实际使用需求量的商品,最后导致过期了都没有用完。
消费提醒:消费者一定要理性购物,千万别过度囤货,任何商品都有保质期,一旦囤货过多容易因过保质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警示十 遇到纠纷侵权 勇于合法维权
“6·18”电商大促期间,消费者容易遇到商家的价格欺诈、承诺不兑现、发货慢以及物流暴力等问题。
消费提醒:遇到消费纠纷理性维权。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保留购物发票、小票等有效购物凭证。消费者如果产生网络交易消费纠纷,在与卖家、交易平台协商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拨打网店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投诉电话进行投诉,或通过“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进行投诉。
红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借此提醒广大商家,严禁利用网络销售长江禁捕目录产品,利用“特供”“专供”和拼音缩写等“暗语”为噱头进行宣传行为,严禁非法销售与庆祝名义相关的“特供”“专供”类商品和“勋章”“奖章”“纪念章”及伪造“纪念币”“纪念钞”“纪念邮票”等行为。
红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红安县消费者委员会
2022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