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近年来,在全员均是退伍军人的村“两委”和红安县经济开发区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觅儿寺镇李家畈村以“党建引领活力乡村”活动为抓手,通过谋发展、引产业、强设施、树新风,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加快李家畈村脱贫致富步伐,完成华丽转身。
强基础聚合力,让堡垒“硬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5年前的李家畈还是个重点贫困户村,路面坑洼不平,土地大片荒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绝大多数都外出务工,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2018年,退役军人李炳祥在村“两委”换届中赢得组织和群众的一致认可,成功当选李家畈村党支部书记,该村另外2名优秀退役军人也成功当选村“两委”。全员均是退伍军人的村“两委”始终秉持着“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的军人本色,怀揣为民之心,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2018-2021年村“两委”换届稳定连任,村干部平均年龄39岁,获得群众一致支持。巧合的是,派驻李家畈村的红安县经济开发区3名驻村工作队员也均是退役军人,村“两委”成员与驻村工作队一拍即合,决定成立一个退役军人乡村振兴先锋队,齐心协力抓班子、带队伍、干实事、树威信。2018年以来,在石门湾小组投入近100万余元打造党建引领活力乡村示范点,拆旧20余间,栽种树木1000多棵,铺设草皮500平方、修建花坛8个,明渠800余米,粉刷绘制党建文化墙800余平方,公厕1座,路灯12盏,整治当家塘4口,建设“五进湾组”红心驿站活动阵地1处,累计开展党员群众集中学习和实践活动10余次。以庆祝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2周年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志愿服务、主题党课宣讲、走访慰问党员等系列活动20余次。通过强化党员和乡贤的示范引领,发挥“两长四员”作用,引导村民参与自治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2021年以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30余件,一件件“烦心事”、“闹心事”被成功化解,做到了矛盾隐患排查整治不隔夜,小事不出湾(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发展集体经济,让腰包“鼓起来”。产业兴、百姓富、乡村才会美,依靠现有资源走发展农业产业的想法在李家畈村“两委”与红安县经济开发区驻村工作队心里生根发芽。结合本村实际,通过引进红安县御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寨丰农业公司等市场主体,流转承包土地1000多亩,种植蔬菜、香菇、红薯、水稻等经济农作物,2021年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70余万元,帮助企业陆续建成菌棒生产加工车间、菌菇大晒场、菌菇烘干冷藏车间等产业链上下游场所,协助企业申请“兰廋香菇”等专利品牌,形成香菇产销产业链一条龙,争取利润最大化,带动50户脱贫户就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7万元以上。今年100亩老油茶基地整治完成后,计划打造茶籽大晒场、茶油加工车间、品牌专利申请等产销一条龙服务产业链,更好的巩固拓展产业项目。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使基层党支部更有凝聚力,村庄更有精气神,村民更有归属感。
以前想挣点钱,只能外出打工,现在村里引进了香菇基地、蔬菜大棚等农业产业,不出村就能打工赚钱,收益还不错,以前想都不敢想。”在觅儿寺镇李家畈村易地扶贫搬迁香菇基地务工的62岁工人缪四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改善人居环境,让村庄“美起来”。喊出十句口号,不如做成实事一件。李家畈为了提升村庄“颜值”,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村累计拆除废旧废弃房屋28户(57间)、小屋27间、旱厕14座、猪舍23间,清理平整土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拆旧绿化面积5000余平方米;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新建便民公厕3座、三级过滤户厕80个、便民小道7000余米、重建桥梁一座、通组公路700米、污水处理站2个、文化广场3个,改造塘堰8个,配备转运垃圾箱14个,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安装照明路灯80盏、社会治安监控视频5个,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昔日漫水桥隐患重重,今日连心桥初心满满,“三尺小道连民心、数盏明灯亮乡村”,垃圾不见了,杂物整理了,水泥路通了,党员群众的幸福指数也提升了。
创新文明建设,让新风“树起来”。乡村振兴当从乡风文明始。李家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调研走访时发现,村庄存在居住环境脏乱差、部分群众思想出现“等靠要”的现象。通过觅儿寺镇政府精心指导、社会各界爱心捐赠等方式,在李家畈建成红安县第一家自强超市,改变以往送钱送物的帮扶方式,对全村群众家庭卫生、争先创优评选、参加村集体活动、孝亲敬老、邻里和睦等情况进行逐项量化打分,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截止目前自强超市运转以来,共不计积分17500多分,兑换商品1100多件,为农户创造经济效益17500余元,如今,小小的“自强超市”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润物无声中培育了新时代农村的新风尚,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提高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不仅让李家畈村的人居环境大为改观,也让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从最初的“等靠要”到现在“抢着干”,拉近了干群关系,让群众从厌烦干部进门,到主动邀请干部入户的转变,对推动乡村治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李家畈村“两委”与红安县经济开发区驻村工作队通过党建引领做保障、发展集体经济补“里子”、建设美丽乡村强“面子”,环境整洁了,村庄美丽了,生活富裕了,群众奔小康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