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以“办实事,解难题”促“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见效

2021-11-24 15:50   红安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的主要载体,跑出解决实事“加速度”,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一环,为此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以总支书记为中心,坐镇指挥,成立领导小组,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总目标,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就着力化解民生难题进行认真梳理,列出任务和责任“两个清单”,全员上阵扎实推进,在破除痛点难点上下实功,跑出加迅速。

一、明确“我”是主角,身体力行。

1、众志成城出击、阻止疫情蔓延。7月31日下午突发疫情,在接到县防控指挥部的排查命令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迅速集结,现场部署安排工作任务,明确检测点人员分式工任务和责任,做好个人防护,开展核酸筛查工作。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组织清风小区网格辖区检测点大面积核酸筛查,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核酸筛查2100多人,园满完成查测工作任务。

2、开展消毒消杀全覆盖。迅速组织人员和消毒工具对县政府大楼、会议室、清风小区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对食堂、卫生间、电梯间等重要位置、重点部位和按钮、扶手等经常接触点进行严格清洁消毒,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统一清运处理。

3、下沉社区深入摸排。8月1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两长四员”开展摸排培训后,兵分六路对清风小区22栋住宅楼挨家挨户就居民疫苗接种、健康码、居民行程、核酸检测等信息进行深入摸排和完善,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居民做到非必要不出门,出门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直至晚上22点共排查在家户数389户1089人,外地返红人员36人,其中重点排查、测量中风险区返乡人员6人,并迅速上报所辖社区。

4、严格按照“六必”要求做好卡口值守和宣传。部署安排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纪律和工作安排,在驻守点清风小区召集下沉党员干部卡口24个小时值守,严格按照“六必”要求,提醒居民加强疫情防范意识,劝导返红人员扫码登记,劝导未接种居民迅速疫苗接种,严防外来人员进入,加强日常防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大防护知识宣传力度,利用微信、网络、小喇叭加强防护知识宣传。倡导干部职工身体力行,积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及时向单位和组织报告个人及家人身体状况,自觉配合做好疫情筛查监测。在机关电子屏、微信等宣传防治知识,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不信谣不传谣,科学理性面对疫情。

利用小喇叭加强小区居民防护知识宣传。

5、安排好驰援医护人员和各卡点餐饮保障。在永家河镇进入“封城”状态后,全省各地医护人员1500多人驰援红安,在克服商业酒店日常接待有限的情况下,积极与党校、行政学院、青年人员公寓等部门沟通衔接,通过腾退闲置宿舍和增加床位等办法顺利完成1500多人的住宿任务。并迅速布置送餐任务,调整中心餐饮保障方式,通过移动送餐、设置固定领餐点等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各卡口、各住宿点用餐保障。同时送餐供应点职工每次上岗前,提前测量体温,无不良症状的方可上岗。尽可能地避免人员密集取餐、用餐,降低交叉感染可能性,餐前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处理,保障了县防控指挥部和“四大家”办公楼区域内各单位干部职工就餐难、就餐安全的问题。

二、坚持“办”是主题,迅速行动。

1、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搬迁。自2021年8月1日上午接到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搬迁任务后,主动担当、攻坚克难、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对新的办公用房进行恢复性维修、新的办公用品采购、设备维修及调试。在各县职单位申报的办公用房情况表中寻找可以腾退调剂的办公场所,经协调沟通确定地点后,当日雇佣搬运人员车辆帮助滕空和做好保洁,并根据指挥部办公统一要求制作门牌、指挥部挂牌、新添置办公桌椅,对室内照明、空调进行维修和添置,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对办公用品及桌椅进行登记、转运、入库,截止凌晨圆满完成搬迁任务。

2、防控指挥部公务用车保障。在接到县防控指挥部保障公务用车命令后,及时启动了公务用车应急管理,公务用车保障中心全员第一时间集结待命,值班实行领导带班,出车人员24小时值班,24小时出车,24小时通讯畅通。按照公务用车应急管理规定简化调车程序,确保“零缓冲”“零耽误”,以安全、快速的工作机制,做好疫情防控公务用车保障。至8月28日为止,累计派出疫情防控公务用车保障250多次。同时,平台从出车前对司勤人员的体温检测、口罩发放以及车辆的安全检查、消毒到出车后公务用车回车库安全检查、消毒都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消毒消杀,而且每天安排专人严格执行,最大程度保证了出车司机和乘车人员的健康出行。

三、树立“实”是标准,扎实推进。

1、积极响应爱国卫生运动,定期组织和发动单位全体党员干部、清风小区党员,集中在清风小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捡拾绿化带内烟头、纸屑等垃圾,对小区内部地面堆积的灰尘进行清洗。并积极宣传倡议发动群众,全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教育和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让爱国卫生运动成为常态化、日常化,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助力文明创建”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2、补足“精神之钙”。以“建党100周年”“诵读经典”、“道德讲堂”“在党50年”活动、“支部主题党日”听党课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参观苏区纪念园、董必武纪念馆、七里坪长胜街等基地,聆听、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汲取奋斗力量,并积极上台开展党史宣讲。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3、关爱呵护孤老,切实为民服务办实事。张大妈58岁,没有配偶、子女,平日里只有自己一个人独自生活。25年前张大妈患骨头坏死后,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只能靠捡垃圾维生。2021年,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了解到其生活状况后为张大妈申请了低保,并给她申请了新的保障性住房。就在今年六月份,在中心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张大妈顺利搬进了保障性住房,屋里还配备了电视、抽烟机、热水器等家电。对于我们的关照,张大妈表示非常感激,她表示正是由于国家的好政策与政府领导的责任感让她的生活重新燃起希望。

四、抓住“事”是关键,落实到位。

1、老旧小区改造,改出百姓新生活。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围绕“办民办实事”坚持规划引领,把城市建设改造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结合起来,持续推进清风老旧小区改造,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在改造工作前期,组织全体干部采取上门拜访业主、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走访小区20栋,选出楼栋长、居民代表共30余人,邀请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与工程质量、安全、消防等部门一起,按照设计方案、改造标准,对小区改造各个环节逐一商讨,收集整理意见建议40多条,针对梳理出绿化景观配置不合理、外墙立面老旧、停车资源紧张、雨污分流、垃圾分类处理、停车难等基础功能设施不完善问题等共性问题纳入重点改造内容,围绕解决老旧小区痛点、难点、堵点宗旨全力推进改造工程,联系结合电力、自来水、住建、管线等部门和行业技术标准进行改造标准制定,为改造提供准确遵循和依据,分批推进。真正做到了“花小钱、办实事、得民心”。

2、分项推进,改出亮点。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积极回应老旧小区改造这一社会关切热点,开门办事、阳光为民,以办实事的力度彰显服务民生的温度,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先安排用于水、电、气、路、通信管线、共公区域修缮、停车位、垃圾分类、绿化等老旧小区民生项目,科学规划,精准改造,整体进度,明确施工主体、工程量、完成时限,主要进行七个方面的改造:

一是修复脱落开裂墙体,屋面清理及渗水处理。外墙防盗网、雨水管、空调和烟道统一规划建设。

二是完善消防设施,疏通消防通道,建设环状消防车道,布局增加停车位。

三是加装电动车充电桩设备。

四是完善道路。修复垮塌的驳岸、围墙、井盖;在对水、电、气改造,规整清理小区内各种电线、网线和弱电线路,维修检查更换天然气相关管件设施。对地下排水及排污管网整治、疏通、维修、改造下水管网和化粪池,实现雨水和污水分流,保障排水畅通。同时,拆除各类违章建筑物和侵占绿地、道路的违法建设。

五是协调电梯安装。

六是花园小区颜值高。主要对小区重新布局小区绿化面积,补种苗木、更换树木品种、栽植色块,重新规划改造林池,水塘、庭院路灯及草坪灯等照明设施,更新、规范环卫设施,保障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处理、及时清运。让清风小区环境面貌得到整体改善。

七是完成清风小区内道路刷黑。向上积极争取,多方协调,与财政、交通、住建、城投等多部门联动,道路刷黑工程终于如期进行,这是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既党史学习教育落实“为民办实事”又一项举措。

八是当好“招商护商”勤务兵。为引进企业当好“店小二”和“勤务兵”,定期组织专班为湖北新辉门业、斯曼高科技和湖北钰隆上门服务,解决生产和建设中的疑难杂症,协助招商企业招才引智,多多方协调,上下联动,积极推进新辉门业第三期建设。

五、密切联系群众,贴近基层,为民服务。

开展《民法典》和健康知识宣讲进清风小区。7月22日下午,组织党员干部及清风小区居民举办《民法典》法律知识进清风小区法制宣讲活动,邀请和楚律师事务所阮萍律师为大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以老百姓熟悉的生活场景举例,生动而不失严谨地为群众讲解了《民法典》中有关房产、继承、婚姻、监护、收养等方面的法律常识。10月14日下午,组织退休干部及清风小区居民举办健康知识进清风小区法制宣讲活动,参会群众认真倾听,积极互动,这是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既党史学习教育落实“为民办实事”又一项举措。

开展健康知识宣讲进小区。

红安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全体干部不断践行“为民办实事”,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增强了党员的凝聚力、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融洽了党干群众关系,为进一步做好城市净化,营造美好家园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为服务区、单位职工上下班带来方便,切实的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切实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